广州银行:乘改革东风发展 彰显“广州”力量

信息时报 2018-12-21 01:02

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企业印记10

□信息时报记者 梁海祥

借助改革开放东风发展壮大的广州银行,历经资产重组、跨区经营、转型发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2018年末即将迎来三个突破——资产规模突破5000亿元、存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成为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与地方特色的商业银行。立足广州,深耕珠三角,延伸长三角,广州银行仍在继续谱写着自身的发展华章,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彰显“广州”力量。

在改革开放春风中诞生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提出了“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试办城市合作银行”。广州作为第二批10个试点城市之一,着手组建城市合作银行。1996年9月17日,在46家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广州银行的前身——广州城市合作银行正式挂牌成立,并于1998年7月更名为广州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乘着国家改革开放东风,一家属于广州人自己的银行正式扬帆出海,在经济崛起的波涛中起航,开始了披荆斩棘的征程。2009年12月,广州银行顺利完成资产重组,更名为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实现由地方性银行向区域性银行的转变。

“春深绝不见妍华,极目黄茅际白沙。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云是木棉花。”木棉不畏寒冷与风霜,绽放于百花未开的初春时节。也正因为其独特风姿,成为了坚韧务实的岭南人民和自由开放的岭南文化的象征。广州银行,一家扎根于“千年商都”广州的地方金融机构,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兼收并蓄着谦逊实干的“木棉性格”与创新开放的“市场禀赋”。22年来,广州银行始终坚守“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的发展定位,紧跟广州改革发展步伐,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服务品质,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吹响“二次转型”号角

发展的活力来源于创新,管理的进步来源于变革。2016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起始之年,身处银行业发展环境大变革之中,广州银行吹响了新一轮号角,以再造一个广州银行为目标,启动了二次转型工作。按照“聚焦业务转型,强化风险管理,激励引导清晰,再造业务流程”的工作思路,以市场化为导向,全面推进业务经营管理改革。经过2016年开局,2017年全面落地实施,“二次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是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对公、零售、金融市场三大业务板块实现条线化经营,在财务资源分配、人员管理和业绩考核等方面有效缩短业务管理半径,经营效率得到明显改善;按照贴近市场的原则,健全业务审批差别化授权机制,建立对创新业务的专项授信审批机制,优化业务审批流程,有效提升业务审批管理效率;重塑市场化激励机制,完善考核机制和薪酬激励机制,实现总行中后台部门绩效考核全覆盖,确保短期利润和长期收益相协调、客户和渠道并重,增强薪酬市场竞争力。

二是支持实体经济大幅增加。贷款保持快速增长,2017年、2018年贷款增长近翻番,预计2018年末贷款余额将突破2400亿元,其中小微贷款余额年底有望突破78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200亿元,增幅近40%;信贷资产占总资产比重突破45%,有效扭转了长期以来信贷资产比例偏低的资产结构,用切切实实的行动支持实体经济。总资产方面,在压缩同业资产的监管背景下,短短两年内,广州银行总资产实现从4000亿元跃升到5000亿元的跨越式增长。

三是盈利能力持续增强。资产结构优化也带来了效益的提升,截至2018年末营业收入预计突破100亿元,同比增加超20亿元,增幅超30%,连续四个季度增速超过20%,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引入资本优化股权谋上市

困难与转型改革总是相伴而生,每一次克服困难的过程都是创新发展的过程。面对复杂的外部经营环境以及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窗口期,为补充资本、优化股权结构,夯实业务发展基础及公司治理基础,推进广州银行更好更快地发展,在广州市政府、监管部门等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增资扩股+减持股份”联动运作的工作思路,2017年4月,广州银行联合大股东广州金控启动了广州银行股权结构优化项目。按照“引资金、引机制、引资源”的思路,先后接洽数十家优质投资者,涵盖央企、省内外国企、大型民营企业。2018年6月,最终引入了南方电网、南航集团等7家在各自行业领域综合实力雄厚、业务协同性强的投资者。通过投资者的引入,广州银行增资扩股34.74亿股,募集资金108.81亿元,同步广州金控转让广州银行14.93亿股股权,交易金额46.76亿元,整个项目涉及金额155.57亿元。

按照2009年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广州银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工作部署——资产重组、引入投资者、公开上市,在引入战略投资者完成股权优化项目的基础上,广州银行于2018年9月全面启动了A股上市工作,建立上市工作机制。下阶段,广州银行将积极推进上市工作,争取成为广东省第一家上市法人城商行。

再向高质量发展扬帆起航

1978~2018年,40年的风雨兼程砥砺奋进书写了无数奇迹。如今,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广州再一次走到了改革开放前列,广州银行正在用实际行动探寻改革发展之道。

一是按照“立足广州、深耕大湾区”的新型区域发展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做大、做深广州、深圳两大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打造全行发展两大动力源;积极设立香港、澳门代表处并适时升格为分行,实现服务网点涵盖港澳,拓展境外业务发展空间,整合境内外市场资源,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业务全覆盖。目前,机构总数124家,总行1家,分行13家(含信用卡中心),信用卡分中心1家,支行109家,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广东9市网点全覆盖。

二是培育新型业务发展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大业务创新力度,通过创新型业务,以点带面,拓展业务发展空间,全面提升业务发展水平,形成结构更加安全、抗周期性更强的业务布局。做强公司金融业务,坚持客户下沉,聚焦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客户,大力拓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交易金融等业务,优化客户结构,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做精零售业务,按照服务广大市民百姓的发展定位,树立大零售银行理念,发力财富管理、消费金融、信用卡,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全方位、多渠道满足百姓金融需求。做专金融市场业务,按照监管导向,坚持全市场、全品种、投资与交易并重的转型方向,建立健全业务产品体系,提升金融市场业务专业化水平,强化广州银行资管投资能力和理财产品市场综合竞争力。

三是按照“综合化”发展战略,构建完整的银行主业业务体系。积极申请消费金融公司、理财子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牌照,逐步建立起以银行业务为核心,以非银行金融业务为补充,银行与非银行金融业务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综合化经营体系。今年4月,“一行两会一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指出,主营业务不包括资产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资产管理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在监管政策引导下,广州银行积极探索设立理财子公司。据悉,广州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议案已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迈出了从单一经营银行业务向综合化经营转型重要一步。

四是金融科技赋能,打造数字化智慧银行。面对席卷而来的数字化浪潮,广州银行主动拥抱变化,提出“金融科技赋能”的发展思路,以打造具有现代数字化核心竞争优势的轻型银行为目标,以“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和“智慧银行互联网平台”为驱动,重点打造全功能线上银行、大数据及智能风控、业务创新孵化三大平台,分步骤分阶段实现广州银行产品、服务、渠道、风控、科技等领域的升级。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未来,广州银行将深化经营管理体制,创新业务发展模式,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为广州深化改革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新闻推荐

五星级酒店拼创意让吃更有意思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王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吃,是身体的本能需求。但其实,我们可以做些更有意思的尝试。城中的三家五星级酒店,...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