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妈妈 缺位的爸爸请到家长学校来 和

羊城地方版 2018-12-20 13:46

学生家长为孩子上中国近代史课

学生家长带来“移动无线通信——手机的故事”讲座

学生家长开设数码讲座

文/何宁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母亲的焦虑、父亲的缺位和隔代教育的矛盾,是影响一个家庭和谐的三大“元凶”。纵观媒体上的教育热点话题,如被陪孩子写作业气到心梗、“诈尸式育儿”等,确实都与那位专家提到的三大“元凶”息息相关。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三大“元凶”呢?答案是肯定的!在采访了昌乐小学的家校共育成果后,我们找到了问题的解决之道。

1家长要对孩子多一些耐心

从新学年开始的9月到临近年末,因陪孩子写作业上热搜或成头条的新闻不绝于耳,很多家长表示,陪写作业简直就是一道“送命题”。不久前,朋友圈更是掀起了一股因陪孩子写作业绝望到“提前嫁儿嫁女”的热潮。

陪孩子写作业真的有这么难吗?昌乐小学校长郑蕙认为,在孩子一、二年级学习习惯养成期,家长陪着孩子写作业是有必要的。但陪读的正确方式并不是手把手教孩子做题,“做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低年级的孩子遇到不会做的作业很正常,家长要多一些耐心,允许孩子犯错。”

到底怎样的陪读方式才是正确的呢?郑蕙分享了自己以前的陪读经验。“小学一年级时,最关键是学习习惯的养成。我儿子那时候一放学回到家,我是让他先喝水,吃点东西填饱肚子,上好厕所。等他稍微休息片刻,就要引导到书桌前写作业了。家长陪读并不是挨着孩子排排坐、孩子做一题就辅导一题,而是让孩子独立做作业,家长则在一旁看书。如果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让他先自己独立思考,实在不会做了再向家长求助。”

每年的七八月份,昌乐小学会为准一年级的家长开办幼小衔接的讲座,除了老师给家长讲解相关知识外,还会邀请过来人家长现身说法分享自己的经验。郑蕙说:“最重要的是消除家长的焦虑,让家长知道,幼小衔接是需要过程的,比如,孩子学拼音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也是正常的,家长要对孩子多一些耐心,给他们多一些时间去自我成长。”

从唤醒父爱到星级爸爸评选

2

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英国著名文学家哈伯特也说过:“一个好父亲胜过百个校长。”父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现实生活中,教育孩子主要是妈妈的责任,大部分父亲是缺位的。支英女士的两个孩子都在昌乐小学就读,她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给孩子开家长会时,班里来的几乎清一色是妈妈。后来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父爱教育的活动后,现在的家长会上,至少有一半是爸爸的身影。

原来,昌乐小学在2016年就启动了“小学阶段父亲参与的策略研究”这一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校长郑蕙带着老师们一起努力改变父亲在教育中缺位的局面。起初,老师们围绕“父亲参与”这一关键词,对知网中近200篇文献进行浏览、分类、深度阅读,从理论上做足功课。在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后,课题组邀请了广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专家来学校指导,共同探讨问题解决的方案。

在听取了专家的建议后,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了一系列方案。首先,通过开讲座的方式,让父亲意识到父亲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其次,充分调动父亲的积极性,邀请爸爸走进课堂,针对自己的能力和特长给学生上课,比如,让当警察的父亲给学生讲安全教育的课;做环境工作的父亲给孩子讲环境保护的知识;从事电信工作的父亲给学生讲信息化……此外,学校也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让爸爸积极参与,如亲子运动会、徒步户外拓展等。寒暑假,学校还会给学生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请爸爸教会孩子做一项运动,如轮滑、骑自行车、放风筝、游泳等,要求是孩子原本不会的运动。

从唤醒父亲参与孩子的教育到开展各种活动调动父亲参与育儿的积极性,昌乐小学在父亲教育中取得了不俗的成效。为了肯定父亲的进步和为孩子做出的贡献,学校还开展了星级爸爸评选。不少妈妈都觉得生活越来越幸福,孩子也越来越健康成长了。

师者父母心

记者 手记

11月初,广州市启动星级家长学校评选。在验收星级学校时,有一位专家对昌乐小学在家校共育方面所做的工作赞不绝口。于是,我决定去昌乐小学一探究竟。

昌乐小学的校长郑蕙从2003年就开始了家校共育的实践,那时候她刚接手一所家长和老师矛盾较为尖锐的城中村小学,老师们对家长的不理解感到很委屈,甚至不满。郑蕙一直认为,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教育好家长,作为校长,应该为教师扫清障碍。她坚信,只要以诚相待、以理服人,现状是可以改变的。

于是,她亲自召集各年级家长开家长会,一改以往家长会只是通报学生学习情况的常态,而是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培训,同时以真诚的态度告知家长,老师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一切为了孩子,所以家长和学校理所当然要站在同一战线,结成促进孩子成长发展的“同盟军”,为孩子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家长们被校长的真诚所打动,家长和学校的关系逐步得到改善。后来,这所学校还获得了广州市示范家长学校的荣誉。

郑蕙在家校共育上做出了太多的努力和成功,在此就不一一赘述,我只想讲一个家长的感言。让家长安南妈最触动的是,有一次几十个家长写联名信,态度坚决地要求郑蕙校长把一个“特殊”学生“赶走”,因为不希望这个“特殊”学生伤害到其他孩子,影响班里同学的学业。但郑蕙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有教无类初心,坚决捍卫每一个孩子的权利,苦口婆心说服家长和老师一起帮助孩子,并指导他的家长。经过全校师生、家委的共同努力,那个“特殊”学生日渐转变,融入集体,被家长和孩子们接受。安南妈说:“现在想来都觉得很惭愧,如果当初因为我们家长的压力让郑校屈服,那个学生可能一辈子就完了。但郑校对学生父母般的关爱,不但帮那个学生走出了困境,还让我们所有家长受到了思想的洗礼。”

常言道:“医者父母心”。郑蕙这样的老师,可谓“师者父母心”。

互联网能改善内敛的父爱

专家 点评

张海波:广州市少年宫副主任,广州市少先队总辅导员

点评:在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一般都会比较内敛,他们其实也很关心孩子,但却不擅表达。但移动互联网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父亲可以把自己对孩子的爱通过互联网、通过各种APP、通过各种智能化产品,融进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中,或是一次在线学习的陪伴,或是一次远程的视频等。所以,父亲可以多借助新媒体工具去表达,让孩子感受到父爱无处不在。

新闻推荐

马自达CX-8预售

预售价格26—34万元本报讯(记者林志敏)今年10月份,长安马自达宣布旗下全新七座中大型SUV——CX-8正式下线。在广州汽车...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