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磨刀匠

番禺日报 2018-12-20 08:34

□本报记者简锦仪

“磨刀、铲剪子……”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常会有听到有师傅走街串巷在吆喝,后来慢慢变成是播放喇叭。然而随着年代的变迁,磨刀匠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就像本版之前报道过的弹棉花匠、手工制鞋师傅等,虽然个别手艺人还在坚持,但抵挡不了整个行业的衰落。

日前,记者在沙墟附近遇到一位磨刀人,他头发已经花白,但精神奕奕,扛着一张长凳,前高后低,凳子上绑着一些工具,还挂着一张过塑了的纸,上面写着“专业磨刀、磨剪刀蒋师傅电话***”。记者上前与蒋师傅攀谈起来。

可以讲价到5元一把

蒋师傅家乡话很浓,记者与他交谈中了解到,他来自湖南,今年已经76岁了,他来番禺一直在做磨刀工作,已经有十几年了。

碰巧,这个时候有市民踩着自行车过来,并拿出了两把刀。市民陈先生说,他女儿就住附近,本来想把女儿家的菜刀拿回自己家磨的,刚好碰上磨刀师傅,自己可以省些力气。

“磨这两把菜刀要多少钱?”陈先生问。

“15元”蒋师傅说。

“那太贵了,10元吧!”陈先生讲价。

“来吧来吧”蒋师傅无奈的说道。

别看蒋师傅过了古稀之年,但他动作麻利,技艺娴熟,佝偻着身子左手拿着刀背,右手摇动磨刀石,磨刀石飞快地转动起来,随即发出“霍霍”的声响,并蹦出耀眼的火光(见图,简锦仪摄)。

不一会儿,一把刀就被磨利了。再三两下功夫,蒋师傅把另外一把刀也磨得相当锋利,刀口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蒋师傅用大拇指拨了几下刀口,满意地把刀放在地上。

“好嘞,我回去还是要加工一下,不过这样子磨一下我可以少花两三个小时了。”陈先生付了10元给蒋师傅就骑自行车走了。

一天可以赚一百多元

陈先生走后,蒋师傅笑眯眯地拍了拍长凳的另外一边,原来后面还有一个磨刀石,很传统的那种。蒋师傅对记者说,本来用前面那个工具给刀开了口后,还需要再用这个磨刀石磨一下的,“但他自己要拿走了,我也不阻止了……”。

据蒋师傅介绍,一般磨刀需要把刀口铲锋利,然后再用磨刀石把刀口磨平滑,这样子下来每把刀需要30~45分钟。前面铲刀是很快的,几分钟就搞定,后面的磨刀才是功夫活,需要的时间也比较久。

蒋师傅告诉记者,他做磨刀这活已经做了几十年,以前在其他省份干,最近十几年才跟着小孩过来番禺。一直以来,磨刀这个行业也不温不火,不过以前能养家糊口也不错了。现在年纪大了,也没事干,就扛着长凳到处走一下,赚点钱帮补家计也好,自己花也好,减轻小孩的压力。

记者问这样一天可以赚多少钱,蒋师傅说,每天十来二十把是没问题的,大概一天可以赚100块左右。磨刀价格他也不会咬死,自己开个价,人家给多少是多少了,反正也闲着。

磨刀行业几近绝迹

问及手艺传承人,蒋师傅苦笑到,现在哪有年轻人愿意学这东西呢?就连自己的小孩都是做其他事,专做这个磨刀养不了一大家子的。

看着老人默默收拾东西离开的落寞背影,有点心酸。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磨刀这行当不起眼,却是五行八作里最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的工作之一,因为刀剪是靠锋取胜的,一把刀剪使用久了,便会钝,便会不合口,这时就需要拿来磨一磨修一修,又可以再用了。然而如今,磨刀匠悠长的吆喝声也只能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了。

无疑,"磨刀、铲剪子"不仅是一种市井吆喝,更是代表了一种古老的传统行业。像这种在过去以声传递信息的传统行业还有:闻到拨浪鼓声,就知道卖货郎来了;听到那沧桑中带着一种粗哑的"补锅补碗",就想到赶紧将家中破旧的锅碗拿出来了。这些记忆中的吆喝与行当,现时生活中还有几个能耳闻目睹?

它们大多都消失了,埋在了时光的尘埃里。因为需求决定了它们的命运。生活条件的改善,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少有人将家中的破碗破瓷缸拿出来补了。而现代物流的发达,商贸的繁荣,使得摇拨浪鼓的卖货郎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即便是偏远的乡村,也难觅卖货郎的身影。这些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结果,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时代的进步。

记者认为,论一个传统行当的命运时,不可忽视两个方面的东西:一是生活的需求,二是技艺的传承。这两者决定了传统行当的未来走向。没有需求,就失去了存在下去的基础,而没有技艺传承人,也就失去了传下去的前提。因此,像磨刀匠、弹棉花匠、手工制鞋师傅等这些行业,慢慢走向没落也在所难免了。

新闻推荐

“番禺制造”闪耀 北京国际珠宝展

本报讯(记者李秀政通讯员钟利韵何瑜媚)12月13日,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和自然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联合主办的20...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