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华舞台剧《聊斋》今起广州连演两场 张艾嘉:舞台上这三个小时的我是最真实的
林奕华在广州向来有观众缘,加上这次有张艾嘉、王耀庆的阵容,《聊斋》12月20日、21日两场演出票已经提前售罄,继《华丽上班族》后,三人再度聚首,林奕华表示:“我跟不同人合作,演员怎么去理解我的表达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他们都在影响着我,都在影响着这个戏的样子,这部戏从首演到广州,其实已经是另一个阶段。”
现代人“怕聊天”,林奕华希望看到观众的“反射”
舞台剧《聊斋》今年1月在香港公演,反响热烈,其后6月香港重演,已有剧迷已经忍不住跑去“尝鲜”,还有很多则期待着年末这场在大剧院的演出。
知道林奕华的观众,都清楚这个《聊斋》一定不是他们第一印象中的《聊斋》。事实也是如此,故事讲述的是“蒲先生”原意是要当一位畅销书大作家,但事与愿违,只能随波逐流,经营起一个名叫“斋聊”的APP,里面有各种由他幻想出来的美女,让孤家寡人可以把温柔乡随传随到。然而,被他想象出来的其中一位佳人“胡小姐”,却似乎比他更了解自己。加上胡小姐的无处不在,使蒲先生疑幻疑真,难道她真有其人,曾经是他的女朋友,妻子,离婚密友,和知音?
该剧的英文名“Why We Chat”则更好理解,林奕华曾介绍:“我为什么要创作一部叫《聊斋》的舞台剧?因为,现代人愈来愈"怕"跟人"聊天"了。因为,我们愈来愈怕"人"了。因为,在情感世界里,愈来愈多人活得像"鬼":把黑夜当白天,视付出为畏途,以致心态上很像鬼故事中的"鬼"。怕"人",但又要在"人"身上得到力量……而更复杂的,是他们中间还有第三者:不怕"聊天"(去探索人心)的狐。”
去年底该剧计划发布即引发关注,开演至今一年,广州即将迎来的是第25、26场演出,也是该剧今年最后两场演出。昨天在分享会上,林奕华回忆:“去年这时候,正是演员最辛苦压力最大的时候,现在已经走过了很多城市,但不代表压力会减少,因为每天演出的时候都会有变数,当然期待是好的变数,比如8分到9分、9到9.5分的空间。”
对于巡演一路下来,观众是否理解这部剧,他就说:“我不会用懂和不懂来形容,因为一部戏其实就是一面镜子,演员在舞台上一遍又一遍地演,其实都是希望观众能够看见不同的自己,有些观众写下来的,就是他们看到的自己和他们身边的环境,我称之为"反射"(reflection),很多时候他们写下的文章超越了这部戏。”
张艾嘉说“别心疼我”,王耀庆:我是那个“迷惘的人”
王耀庆在剧中饰演“蒲先生”,张艾嘉饰演“胡小姐”。昨日,谈起与林奕华王耀庆再合作,张艾嘉说并没有觉得已相隔十年。“《华丽上班族》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的记忆,所以一直很期待下一次。当听到《聊斋》时我眼睛一亮,因为这个是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尤其是《聊斋》放到他的手里会是怎样一种东西。”
电影里演过“女鬼”,也读过《聊斋志异》,但张艾嘉说,“第一次看到剧本的时候有点傻了,因为不知道怎么去解读它,这也是非常吸引我的地方。”
张艾嘉表示:“他(林奕华)永远给你一些让你惊讶的思考方式、解读方式。对我来讲在舞台上可以像一个新人一样(去发挥)。做演员最怕的就是自己变得麻木、停顿,因为停顿就是退步。尤其到我们这个年纪似乎是很多角色都演过了,很多情境都经历过了,你就会很希望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或者是有新的东西来挑战你。”《聊斋》一路演下来,张艾嘉说,“在舞台上,每天都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感情,对我来说是很吸引的,我会很享受。很多人好像心疼我,说这么大年纪还在台上穿着高跟鞋跑来跑去,其实你们都不知道我多么享受。”
演过《水浒传》《西游记》,第一刻接触剧本,王耀庆没有“这不是《聊斋》”的诧异。但他也说:“演林奕华的戏,从来没有容易过,因为从来就没有低于三小时,这次号称是林奕华最短的一个戏,我们希望它用一种比较直接的事跟观众沟通。林奕华的戏经得起从不同的角度去推敲,而且第一次经常也看不大懂(笑)。”
王耀庆透露:“这次重新回到舞台上,我是最后进入状态的,一直看他们怎么演,想怎么融入,以至于他们都很担心。这部剧讲"迷惘的人"、"执着的鬼"跟"善良的狐",我其实演的就是那个"迷惘的人",因为他一直搞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我在这个状态里面太久了。其实就像张姐讲的,每天最清楚的时候就是这三个小时,在台上,所有的事情是真真切切发生,所有的情绪都是。为的就是让这个事件发生,让观众看见自己,只要这个事情成立了,这个戏就成立了。”
他认为,戏也许在细节上一直有调整,“每一站每一个城市,我们演的多多少少有些不一样,但是它并不影响这个戏本身。但是我能够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不表示说之前看到的就不好看,但是广州(这次演出)一定是最好看的。”
新闻推荐
大型交响清唱剧《咸水歌》首演 丘树宏: 我想让咸水歌走得更远
演出现场丘树宏演出展现了咸水歌的多种调式羊城晚报记者龚卫锋12月16日,大型交响清唱剧《咸水歌》在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