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独行的 冷石先生
在上世纪50年代至改革开放初期,梅城活跃着一群大隐于市、特立独行的小人物,在当年文化生活单调的岁月里,他们的言行为市民休闲带来快乐。冷石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冷石先生,姓谢名应山,梅城渡江津竹篷谢屋人氏。其兄谢健泓(应琏)先生为中山大学教授,而应山先生则为中学地理教师。先生与汤姆·汉克斯扮演的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主人公阿甘类似,善健步,早年曾步行到广州。晚年年过九旬,仍坚持散步不辍,数年前以101岁寿终。
冷石先生曾任梅县乐育中学、瑶上中学教师,似乎在“文革”前后受处理回家待业。拨乱反正、落实政策的时候,他已过退休年龄,且作瑶中退休老师待遇。其任教时,瑶中侧有一小山叫花果山,有一老师叫林满山。某天,先生甚为认真地对钟桂芳校长云:“瑶上中学有三座大山。”三座大山是当时特定的术语,钟校长不解问道:“哪三座大山?”冷石答曰:“花果山、林满山、谢应山!”又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询问学生:世界上最高的山是哪座山?学生多答云应为珠穆朗玛峰,先生冷笑曰:“错,当是谢应山。” 先生又提问:“我国最大的湖系哪个湖?” 学生们面面相觑不敢作答。他鼓励大家大胆回答,诸生响应,有云洞庭湖者,有云鄱阳湖者,亦有云青海湖者,先生大手一挥:“都唔着(不对),我国最大的湖系公式屋侉门口个牛揾湖。”闻者哄堂大笑。先生此举非误人子弟,乃讲课前调侃,调动学生兴趣,后给出正确答案,以使学生印象深刻,其诙谐、憨逗类皆如此。
先生又善单簧独角表演。上世纪60年代时,梅城江北电影院侧和平路,冷石先生常在此演出,围观者50多人。他幽默讲故事,编剧、导演、报幕、演员皆是本人。冷石先生边弹边唱《十字街头》:“十字街头攘嗛嗛(即形容热闹人声鼎沸也),有人上来有人下,有人割猪肉,有人勒冬瓜(客家音,指怀孕大肚婆)。”冷石边唱边比划动作,在其肚子上作抱球状环绕一周,引得围观者捧腹大笑,连连鼓掌叫好。讲毕,任听众给予或多或少的“赞赏”,并不强求金额,风格非江湖卖膏药者及卖艺者可比。
先生子孙满堂,闻其有子贵为军队干部。一次前往探望其子,在军营饭堂用餐,忽见有士兵吃剩馒头丢弃在桌,先生忿然曰:“何浪费铺张如此?”遂拿之就口。行为超然世外,然生平质朴,粗茶淡饭,与世无争,遂得永年。
(刘奕宏黄勇)
新闻推荐
中国足球的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