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菜人才优先入户 鼓励更多年轻人入行
茶煲家系列漫画□老唐
众议苑
兽兽(市民)
最近,广东省人社厅主办了首届广东省“粤菜师傅”技能大赛,除了评出不同组别的名次及总分得主“厨神”外,本次大赛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对于本次比赛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成绩均合格的选手,经核准后,由省人社厅颁发中式烹调师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按高技能人才入户政策优先推荐入户大中城市。
是金子到哪里都发光,是人才到哪里都抢手。在国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今天,有一技之长且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与那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一样,日益成为各个地方抢夺的对象。以广州为例,凡是持有广东省或广州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一级(高级技师)、二级(技师)和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证,只要符合年龄、住所、计生、社保等要求,就可以入户广州;如有合法住所,高技能人才的配偶、未成年子女,也可迁入广州市居民户口。在部分大城市户籍逐渐收紧的情况下,这样的规定,对于那些吃“技术饭”的人才,可谓是一大福音。
但在大家眼里,给“粤菜师傅”入户优先权,还是有点出人意料。首先,从政策上讲,还是以广州为例,如果从事的行业属于49个紧缺工种范围,那么引进时不受职业资格证等“门槛”的限制。我查了一下,这49个紧缺工种,有电焊工、铸造工、线路工等等,但没有厨师这一行。这说明,从总量上讲,本地并不缺一般的粤菜师傅。那么为什么还要用户籍这个“甜头”来留人呢?说明我们现在缺的是顶尖的和优秀的粤菜师傅。
说到这里,又是老生常谈,关于粤菜人才断档的问题。一直有本土餐饮人士痛心地指出,近年来粤菜的利润在不断下滑,在物价、人工等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的当下,很多菜肴的价格却与20年前一样。做厨师辛苦,人工上不去,一般粤菜馆要招到好的师傅不容易。如果整体待遇不高,吸引不了年轻人入行学习烹饪艺术,那么“拔尖”苗子也会越来越少。这是其一。
第二,餐饮业人员流动率高,这是公认的事实,而这一点在餐饮业大省的广东尤其明显。现在大家也有感觉,到北京上海,以及外省一些准一线、二线城市,粤菜越来越受食客欢迎,粤菜馆乃至高档粤菜馆随之越开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外地企业纷纷南下广东高薪挖人。培养一个好的粤菜厨师不容易,需要长时间师傅传带及自我打磨。顶尖师傅的培养难度,我看跟培养飞行员也差不多。这样的人才一旦被挖走,从好的方面讲有利于粤菜文化开枝散叶增强影响力,不利的方面,首先本地街坊的口福就要大打折扣,作为粤菜发源地的实力、自我革新和提升能力也会大受影响。
更何况,粤菜食材讲求新鲜,出品要求原汁原味,可以说是一门高度依赖厨师人才的菜系。在品牌化、连锁化、“中央厨房化”的今天,粤菜想要做大做强,既离不开拔尖人才,也离不开一般师傅。根据这一情况,有关部门制定了《广东省“粤菜师傅”工程实施方案》,目标是到2022年,全省开展粤菜师傅培训5万人次以上,打造开放的粤菜师傅培训平台。除了不拘一格留人才,还希望这些留下来的师傅能做好“老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让更多年轻人看到榜样的力量,看到人生奋斗的目标,弘扬粤菜,未来才有坚实的人力保证。
新闻推荐
至少17台新年音乐会将登上广州舞台音乐跨年选择多,如何挑选有诀窍
新年音乐会已成为广州观众迎接新年的一个“传统”著名指挥叶詠诗大提琴演奏家王健日前,广州交响乐团公布了2019年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