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热,不是头脑热

南方都市报 2018-12-13 06:29

观察

广州终于入冬,北方则是大雪纷纷,冰雪旅游的季节也到了。说起冰雪旅游,其实最大的卖点还是滑雪。

随着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冰雪运动热也再次在中国掀起,它已不仅仅再是年轻人的运动,中老年群体甚至00后、10后也越来越多地显示了对这项运动的热情。连商家也从中嗅到了巨大的商机,可以预见的未来十年,国内的各种滑雪设施将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我想起自己首次滑雪的经历。那是在北海道星野滑雪场,先跟着教练在练习场转悠了几圈,自我感觉良好,认为技巧掌握得刚刚好,于是坐上缆车直奔初级滑道。结果自然很惨。缆车一下来,就是一个90度的拐弯加一个45度的斜坡,在这里摔得七荤八素,连滚带爬,半个小时才跌跌撞撞回到缆车站。女同志们更惨,有个两个多小时才下来,据说是摔怕了,干脆抱着雪板一步步走回来。摔了三趟,总算掌握了技术要领。

如今作为一个脱离了低级玩家趣味的过来人,我得说:作为一个身板僵硬还有点发福的中年人,要想滑得一手好雪,都是摔打出来的。

严格意义上说,滑雪算是一项竞技运动,不仅讲究运动技巧,而且考虑到场地因素,对身体素质和身体协调性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如今的滑雪场大多是商业属性,在场地建设上降低了难度,加强了保护措施,以适应大多数客人的“休闲滑雪”需求,尽管如此,还是有滑雪事故发生,比如前些年的崇礼滑雪场事故。对于前往滑雪的游客,在兴奋体验乐趣的同时,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毕竟不是在雪地上放个板子随坡漂呀漂这种小时候玩的把戏,人模人样地穿起滑雪板,就得做好摔得妈都认不得,甚至摔得心情糟透了的准备。最关键的,是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最好评估一下是否适合这项运动,否则,很难说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冰雪运动的热潮,很容易让很多人头脑发热。赏雪、玩雪,这都是让人愉悦的活动,上滑雪场前,还是要量力而行。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了提醒,冰雪旅游应量力而行,注意安全。根据身体条件和技术水平选择适合的冰雪运动和游乐项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运动,并采取防护措施。建议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险。未成年人要在监护人的看护下开展与年龄、能力相应的运动。老年人不宜体验冰上竞技、雪上竞技等激烈运动项目,尤其是患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更要注意寒冷天气对身体的影响。如遇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

总之,虽说生活就是要勇于去尝试,但这个尝试要得其法。至少作为初学者,最好能聘请个教练老老实实学好基本功。不然,你非但不能体会乐趣,反倒会因此而伤了心肝脾肺肾。南都记者龙涛

新闻推荐

归国创业十年 产品打入欧美高端市场从参加海交会到公司孵化、壮大,袁玉宇经历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到广州创业的缩影

从参加海交会到公司孵化、壮大,袁玉宇经历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到广州创业的缩影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