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偶遇“前任” 男子被骗4万多元 一起冒充熟人诈骗案被警方破获
本报讯 (记者黄丽萍 通讯员增公宣)如果有一天,“前任”突然回心转意并在微信上向你借钱,你会原谅他并把钱借给他吗?增城一名男子不仅信以为真多次借钱,还送戒指和手机,最终被骗了4万多元。近期,增城警方在开展“飓风2018”专项行动中,破获一起冒充熟人诈骗案件。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微信群偶遇“前任”
时间回到2015年。彼时,微信开始普及,家住增城区仙村镇的小陈也在那时开始使用微信软件。一次偶然的机会,小陈在某微信群里发现了一个让自己魂牵梦萦的微信账号,账号信息显示,其主人正是之前和自己断了联系的前女友小梅,熟悉的昵称和头像仿佛一瞬间就将小陈拉回到当初恋爱时的感觉,因此小陈丝毫没有怀疑其身份。在微信群里聊了一段时间后,小梅主动添加了小陈的微信,这让小陈喜出望外。两人成为微信好友后,虽然没有频繁聊天互动,但小陈觉得只要彼此还有联系,就还有机会挽回这段感情。
仗义帮扶,痴情小伙被“套路”
平静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一天,小梅突然发来一条信息,说自己遇到了一点急事需要借400元钱。此时,小陈曾经有过那么一丝怀疑,在微信中问了一句“你是谁”,对方直接反问“我是谁你难道不知道?”这招欲擒故纵奏效了,小陈立即将1000元转到对方提供的账号上。在那之后,两人的联系逐渐多了起来,旧情复炽让小陈非常高兴,但也是从那时起,小梅却经常以生病住院、出车祸等理由向小陈借钱,并且每次还配上生病、受伤的图片发给小陈。小陈虽然无奈但也没有怀疑,就这样3000、5000的汇了好多次。
两人终于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小梅提出要小陈送自己一枚戒指作为礼物,并且说手机掉到水里坏了,还想换一部新手机。想着马上就要和小梅见面了,小陈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可当小陈准备好礼物时,小梅却说自己最近有事不能来见他,希望小陈把戒指和手机交给自己的工友黄某,由她转交给自己。小陈也认识黄某,确实是小梅的工友,当下与黄某约好了时间便将戒指和手机交给了对方。
谎言拆穿,“前女友”竟然是“工友”
就这样又过了一个月。一天小梅又在微信上告诉小陈自己生病了,一开口就向小陈借20000元,因为每天都要1300元医药费。这次小陈犹豫了,因为手上确实没有那么多钱。没想到两天后对方却通过微信发来一条“再见了”,随即将小陈拉黑。恍恍惚惚的小陈,怎么也想不到,小梅居然这么决绝,想起自己曾经还加过小梅的QQ好友,于是立即通过QQ联系小梅。然而让小陈没想到的是,小梅在QQ上告诉小陈,自己根本没有添加过小陈的微信,最近身体很好,还长胖了一点……听到这些消息,小陈终于明白,一直以来和自己聊天的根本不是小梅,自己早已经掉进了黄某的“套路”里。
原来,冒充小陈前女友的不是别人,正是小梅的工友黄某。由于黄某和小梅曾在一个地方工作,知道小陈一直很喜欢小梅,于是注册了一个微信号并冒用小梅的信息,引导小陈相信自己就是小梅。恍然大悟的小陈立即约了黄某见面,得知骗局被拆穿,黄某也慌了,当场表示愿意将钱退还。然而当小陈再次联系黄某时,对方却关了机,小陈这才报了警。
接到报警后,增城警方立即展开行动,但嫌疑人黄某作案后迅速藏匿,连家人也不知道其身在何处。办案民警并没有气馁,通过缜密侦查,最终掌握了嫌疑人黄某的踪迹。2018年11月14日,增城警方在荔城街将潜逃3年的嫌疑人黄某抓捕归案。
目前,犯罪嫌疑人黄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这类冒充熟人诈骗案的关键,就是要让事主第一时间相信其身份。以前市民朋友可以通过电话或语音等方式核实对方身份,然而近期网上出现了新的诈骗手法,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克隆好友信息,提取好友语音文件再转发的方式,冒充好友身份借钱。简而言之,现在即便是语音聊天,也不能肯定发消息的就是“本人”。因此,市民朋友在上网聊天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尤其是在涉及钱财的问题上,务必要多方核实对方身份,以防上当受骗。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丽萍通讯员增公宣)12月4日至5日,增城区禁毒志愿服务队开展以“阳光禁毒,你我同行”为主题的走进学校、农村、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