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努力,助力河长治水

南方都市报 2018-12-11 06:29

众议苑

曾德雄(广州市人大代表)

近日,广州市委办公厅专门制定印发《关于强化河长责任打赢黑臭水体剿灭战的意见》,《意见》强化了领导干部的河长责任,提出黑臭水体在整治任务完成之前原则上不得调整,不能胜任河长的,将尽快调整其工作职务。《意见》要求坚持用结果说话,到2018年底前,全市35条黑臭河涌达到“长制久清”,112条黑臭河涌整治初见成效,其他50条黑臭河涌基本达到不黑不臭标准;2019年底前,各区基本消除黑臭河涌;2020年,各区全面剿灭黑臭水体;其他河道水质逐年好转,力争消除大部分劣Ⅴ类水体,河涌水质年度考核指标只能变好不能变差。

《意见》的出台又一次显示了广州治水的决心,而且力度似乎更大。另一方面,却也替河长们捏了一把汗:不说明年后年,单说今年的任务:现在已经到了2018年底了,要求在此之前全市35条黑臭河涌达到“长制久清”、112条黑臭河涌整治初见成效、其他50条黑臭河涌基本达到不黑不臭标准,能做到吗?什么时候验收?

毫无疑问广州的河长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且越到基层压力越大。河长们承受着这么大的压力,不知能否对社会特别是那些水污染有份的企业和个人有所触动呢?但愿他们能看到河长们的辛劳而有所触动、改善。不管怎么说,看到河长们背负如此巨大的压力,还是忍不住心有戚戚。

关于河涌治理,城中舆论讨论过无数次,形成了三个基本共识,一是水的问题在岸上,不能就水治水,否则只能是循环往复,治标不治本。二是河涌污染非一时所致,其治理也绝非一日之功,必须久久为功、长期坚持。三是必须全民动员,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

这些年广州治理河涌的力度其实越来越大,甚至用“扫楼”的办法逐一找出、清理污染源。也取得了相当好的成效,广州水体较之从前也大有进步。归根结底,水环境的现状是广州经济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因此对水环境的治理就应该有更宽广、宏大的视野,涉及到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人口结构的改良、市民素质的提升等等。尤其是,它还涉及到市内市外不同行政区域的协同互动,这就更考验现有体制对这类社会难题的应对、解决能力了。《意见》所表达出来的治水决心是如此强烈,相信对于广州今后依法治水、全民治水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新闻推荐

步入中老年,很多人都想有个医生朋友。得了什么病?究竟挂哪个科?可以随时咨询 银鹊健康:“诊前服务”带给你“医生朋友”

华景新城社区居民体验了银鹊健康提供的中医服务。信息时报讯(记者廖温勃)步入中老年,很多人都想有个医生朋友,因为假如自...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