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学生视力,应限制APP作业
珠江瞭望
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广东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对家庭、学校、医疗机构等各相关方面的行动作出了具体要求。其中包括,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鉴于此,今年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我国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显然,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意见稿,是对实施方案的落实。
导致青少年近视率高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学业压力过大和电子产品频繁使用,被普遍认为是最主要的两大因素。所以,广东的意见稿着力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控制他们过多使用电子产品,针对性很明确。尽管,学生减负的关键在于教育改革,但改革毕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局部的政策导向,仍然很重要。
在电子产品使用方面,除了手机与平板电脑进校园需要禁止,还有一种趋势值得关注,那就是APP作业。所谓APP作业,是指家长和学生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下载相关APP,老师在APP上布置作业,学生在APP上完成作业,家长在APP上查看作业报告。据相关APP软件负责人介绍,目前广州90多万中小学生中,有约45万人使用过APP写作业。由此可见,APP作业在日常教学时段和寒暑假中,已经较为广泛地应用了。
不可否认,APP作业有其利好的一面,比如,方便快捷、节约纸张、利于家校互动。甚至有人认为,APP作业是“互联网+”的大势所趋;尤其是嵌入其中的“闯关作业”还能激发学生斗志。尽管如此,还是应该权衡利弊,一方面,当前儿童青少年平时使用电子产品已经够多,再加上APP作业,会明显加大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长;另一方面,由于使用电子产品的低头习惯,完成APP作业很难像完成纸质作业一样做到坐姿正确,也难以保持身体与书桌、眼睛与纸面的合理距离,不利于视力保护。
国家八部门发布的实施方案提出,学校教育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所以,现在到了评估APP作业利弊的时候了,如果从国家部委相关实施方案既限制家庭作业数量、又控制电子产品使用的双重要求上看,APP作业也应当被控制,至少应限制使用。希望意见稿能对APP作业的使用给予慎重考虑。
◎燕农 大学教师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讯(记者陈少韩)12月15日,由一个故事温暖一座城公益联盟主办,广东恤孤助学促进会蝴蝶助学团、树德之光协办的“做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