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39个国家105个城市的代表相聚广州,共话“全球开放,包容创新” 全球市长论坛发出《广州宣言》

南方日报 2018-12-08 09:12

全球市长论坛上举行了“开放包容的城市治理创新”主题论坛。南方日报记者肖雄摄

南方日报讯(记者/昌道励刘冠南)全球市长论坛发出《广州宣言》!6日至8日,来自39个国家105个城市、地方政府和国际组织代表及专家学者相聚广州,参加全球市长论坛暨第四届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及2018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大会。大会以“全球开放,包容创新”为主题,围绕城市开放创新发展开展了深入务实对话,达成广泛共识。7日晚举行的广州奖颁奖典礼上,39个国家105个城市的代表一致同意发表《全球市长论坛广州宣言》(以下简称《广州宣言》)。

《广州宣言》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城市方案,致力于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新城市议程》,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倡导公平、开放、全面、创新、包容发展,鼓励每座城市从世情国情市情出发,走出符合本市实际、独具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以每座城市的成功发展,实现全球城市的共同繁荣。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城市贡献,《广州宣言》提出,愿秉持平等、开放、包容、互鉴的精神,开展全球城市治理交流合作,共商共建共享,共同推进全球城市治理创新,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城市方案。愿秉持彼此尊重、相互开放、互信包容、精诚合作的精神,积极发展友好城市、友好港口等国际城市友好关系,加入区域性或全球性城市组织机构,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等国际合作平台,拓展筑牢全球城市伙伴关系网,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城市正能量。

《广州宣言》还将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注入城市力量。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城市应坚持开放的政策取向,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在全球开放中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包容创新中实现各方合作共赢,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凝聚磅礴力量。

为促进民心相通涵养城市根脉,《广州宣言》提出,城市应重视文明传承和根脉延续,推动文化创新,促进文化繁荣,提升文化品位,在市民心中坚定和平发展、和而不同的理念;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深入推动多元文化交流互鉴,促进不同文明和谐相处、包容发展;鼓励城市之间深化人文领域交流合作,特别是青少年文化交流,为促进各国民心相通,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厚植城市软实力。

■市长说

中国广州市市长温国辉:

广州将整合运用各种资源,更加有效地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强化规划引领,提升城市治理的品质水平,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强化绿色发展,厚植城市治理的生态底色,让广州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人与自然更和谐。强化创新驱动,增强城市治理的技术支撑,不断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强化文化传承,彰显城市治理的生机活力,努力塑造新时代广州城市精神。强化共治共享,汇聚城市治理的强大合力,构建多元参与、多元共治的现代城市治理体系。

中国佛山市市长朱伟:

佛山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城市,也是一座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广州紧密相连,同城发展。我们秉承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开放包容理念和精神,抓好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三个环节,增强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创新性,着力打造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乌拉圭蒙特维迪奥社会发展司司长、副市长特法比阿那·戈耶纳彻:

社会的融合和创新是硬币的两面,我们要用新技术让居民参与到社会机构和网络中,同时也要抓住机会跟市民互动。当我们融合居民的时候,居民在重建和重新安置的过程中就会更加愿意合作。

马来西亚吉隆坡市市长希沙姆·艾哈迈德·达兰:

我们非常注重打造一个为全民规划的城市理念,考虑每个市民的需求,不让任何一个人落下。在这个过程中,要与社区利益相关方建立互信和共赢的合作模式,才能让市政工程更加可持续和包容。

俄罗斯喀山市第一副市长叶普盖尼·罗德维格娜:

喀山市是一个工业化的城市,曾经因为工业化的发展出现了污染。我们做了很多工业废弃用地的改造和治理,希望把喀山市打造成多种族、多文化、多元包容的城市。

新闻推荐

绿色城市的发展与合作论坛: 全球城市分享绿色发展之道

信息时报讯(记者李丹)12月6日至8日,全球市长论坛暨第四届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及2018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大会在广州举行。由广州...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