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基业长青》高级研修班(公益)课程圆满结束 他们找到了企业幸福的方向
上课现场
【记者 林晓曼/摄影报道】
有感动,有反思,有喜悦,有泪水,更多的是对未来有了方向……日前,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文明传承委员会、中华孔子学会儒商会、广东卓越质量品牌研究院共同指导,《民营经济报》与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企业基业长青》高级研修班(公益)课程圆满结束。对学员们来说,这是一次觉醒之旅、幸福之旅。
重新思考企业未来的方向
安安静静端坐课堂,聆听、思考,再聆听、再思考,想想当初为何而出发?从9月15日在羊城创意产业园智酷车间的首次开课,到11月下旬连续6天的封闭课程,两个多月六次学习,《企业基业长青》高级研修班学员们逐渐明白了财富的本末,明白了企业管理之道。更重要的是,学员们找到了家庭幸福、企业幸福的方向。
第一次课,方太集团董事长茅忠群亲临广州授课;第二次课,学员集体飞往苏州固锝参访学习。两家践行传统文化的优秀企业看得见的“幸福模样”,让学员们惊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管理智慧的“高明”,并开始自我反思。
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王西胜,从管理的四重境界到《中庸》“九经”的逐一剖析,寓教于乐,令学员们在听讲的愉悦中明白“法、礼、德、道”的管理体系,明白原来齐家治企可以“如烹小鲜”,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管理智慧的精妙……让学员从心底深处信服,并重新思考企业未来的方向。
“真诚”是企业运营的无形价值
广东优质认证联盟主席陈权,从系统论入手,通过大量鲜活的现实案例和科学实验,讲解“系统思考”以及“真诚”对于企业运营的无形价值。
中央电视台《记住乡愁》文字总统筹郭文斌的分享——《家和万事兴——企业家的家道传承》令学员们印象深刻,心情安宁愉悦,仿若接受了一次心灵“洗刷”。“道创财富,德济天下”,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黎红雷关于儒家精神的讲解,让人明白何为儒商,何为生意人。
“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孩子教育的失败”,来自山东曲阜的金徽在分享中指出,孩子的教育是一张单程票。大量的孩子成长案例让学员无不深深感受到及时教育的不可缺失,并由此计划重新调整工作和生活的时间分配。
11月23日至28日是最后一次全封闭式课程。心理学家智然连续4天为大家讲解《谦德领导力》,从以往“我是对的,你是错的”习惯性固有思维模式,认识到“你错了,一定是因为我错了”,学员们对人、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发生了巨大改变。对这种改变,学员们除了喜悦,还是喜悦,因为认识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
11月28日,也是课程的最后一天,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文明传承委员会专家委员高以忱风趣幽默地讲解了《文化自信与企业家使命》,高以忱高屋建瓴,妙语连珠,让学员们在阵阵笑声中明白深刻道理。
从改变自己开始从改过开始
高以忱还指出,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是的,对于学员们来说,学习才刚刚开始。在《企业基业长青》高级研修班近三个月的学习,只是一个入门。这个入门,从改变自己开始,从改过开始,从“还是要多关心TA”开始。最后4天的分享环节,学员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收获和计划……
“我要改变脾气躁的毛病。”许多学员表示,自己太急躁,脾气很不好,对员工没有耐心,现在才意识到员工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源于自己的毛病。
“以前一直与先生有分歧,认为他管理上错了,因此我们经常吵架,现在知道,错的是我。”一位女学员与先生一起创业,一起参与管理,通过这次课程,她认识到先生原来一直用谦德与员工相处,错的是她自己。
“正念、利他才能带好团队”,这是学习之后,大家都认同的理念。许多学员认识到,不管是在企业管理上,还是在家庭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其背后的原因多在于自己傲慢的心。
学员们纷纷表示,近三个月的课程,收获非常大,明白关爱他人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他们表示,收获之多很难用言语全面表达出来,甚至不少人认为,这是一次“重生”,包括家庭和企业。
“这次学习找到了人生方向和企业发展方向,这是人生新的开始。”他们说,经过近三个月的共同相处,特别是最后6天的封闭课程,大家共修共学,同吃同住,真诚相待,彼此非常珍惜这种“缘分”。▲
新闻推荐
诚信建设万里行羊城晚报记者张璐瑶江文华通讯员粤公宣张毅涛根据广东省政法委最新发布的《广东省群众安全感和政法工作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