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打击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再传捷报 233名电诈疑犯昨被押解回国
查明窝点核破案件2000余起
据悉,今年10月,公安部派员率由广东公安民警组成的工作组赴柬埔寨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
在我驻柬大使馆的支持和协调下,工作组克服困难,经过1个多月的缜密侦查,查明了3个冒充我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窝点,查清了犯罪团伙架构和人员活动等情况,掌握了大量犯罪事实和证据。11月26日,工作组联合柬警方开展统一收网行动,一举捣毁位于柬埔寨金边、茶胶等地的3个犯罪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233名,并扣押银行卡、电脑、手机、诈骗剧本等一大批作案工具,初步核破案件2000余起,涉案金额6300余万元。12月6日,按照公安部安排部署,广东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押解回国。
今年同类案件立案下降逾三成
经查,该诈骗团伙利用改号平台将电话改为我公检法机关的电话号码,进而冒充我公检法工作人员从境外打电话实施诈骗。在受害人接到电话后,诈骗分子称受害人有法院传票未取,并以传唤、逮捕等名义进行威逼、恐吓,然后以受害人涉嫌贩毒或洗黑钱需要调查其个人资产为由,要求受害人将资金打入所谓的“安全账户”以证明清白,最后骗走受害人钱财。
据了解,今年以来,针对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公安部先后7次组织相关地方公安机关赴老挝、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菲律宾等国家开展执法合作,捣毁了一大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窝点,抓获700余名犯罪嫌疑人。在持续高压打击下,境外冒充公检法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大幅下降。今年以来,全国立案此类案件3.1万起,同比下降36.8%。
案例
“通管局”来电 企业法人信以为真
今年11月12日,广州某企业法人杨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通管局”工作人员,称杨女士开了一个电话号码发送诈骗信息造成多人受害,已被其他人举报。杨女士否认开过电话卡,对方让其联系北京警方并直接帮其转接“北京公安局”,接电话的“办案民警”告知其身份信息被泄露了,被人用其身份证办理了电话卡和银行卡从事诈骗犯罪行为,并称主犯已被抓获还一口咬定杨女士参与其中。
杨女士急于证明清白、撇清关系,非常配合“办案民警”调查,并按对方指引互加了QQ和微信,根据对方要求在自己的手机上按了一串“数字+符号”(后来才知道是呼叫转移)。对方通过QQ发来“警官证”和带有事主照片、准确个人信息的“通缉令”“逮捕令”,还发送了一个网页链接让杨女士点开填写自己的银行卡信息以便进行“资金调查”。杨女士将自己名下的银行账号、密码都填入网页内,卡内的40万元存款当天就被对方转走了。
第二天,对方联系杨女士,让其到借贷平台贷款以证明自己的财力。杨女士按照要求,分别在两家银行申请了66万元贷款。因为是公司法人代表,银行没几天就放款了。
随后,杨女士将66万元归集到自己名下的中国银行账号内,对方每天通过QQ与其联系,并按要求把聊天记录及时删除,还要求杨女士如果接到其他陌生电话都要截图转给他们。至12月3日对方再次要求她凑100万元时,杨女士跟男朋友商量此事,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诈骗手法
第1步
不法分子通过改号软件(可任意显示为公安机关对外公布的办公电话)致电群众,电话中自称电信部门、社保局、银行、保险公司、快递等客服人员,或者直接谎称自己是公安机关民警,声称事主涉嫌犯罪(如洗黑钱、拐卖儿童、发送违法短信、骗保等),甚至能准确报出事主的资料,引起其注意。事主一旦相信对方的说辞,骗子便告知如果要洗脱嫌疑,要跟主办的“警察”解释清楚。
第2步
随后骗子将电话直接转接至所谓的“办案警察”,对方会让事主去开房或是到没人的地方,并假装通过电话甚至是微信QQ的语音或视频功能跟事主做笔录,还会发送伪造的通缉令、警察证等恐吓事主,骗取其信任。同时,骗子会以保密为理由要求事主不能联系家人朋友,甚至以各种理由引导事主在自己的手机上设置一串数字符号(实际上是设置呼叫转移功能,让事主隔绝与外界的联系)。
第3步
骗子会用尽各种说辞,但万变不离其宗,目的就是要让事主归集资金到一个银行账户后办理网银U盾等提供密码验证码,或者是把银行卡里的钱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随后立即转移事主所有资金。
防范提醒
有以下行为的,都是骗子
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的诈骗,骗子最终目的是骗钱,受害者往往损失惨重,甚至卖掉住房、欠下巨额贷款和债务。因此,广大群众要时刻提高警惕,防骗工作要成为常态。
一、公检法机关没有“安全账户”,更没有通过电话、QQ视频、微信视频做笔录的做法。要求通话内容“绝对保密”,通过QQ、微信发送“通缉令”“逮捕令”的都是骗子。凡是电话中自称通信管理局、电信运营商、银行、快递等客服人员,以“个人信息泄露、涉嫌洗钱、涉案”等为由主动帮忙转接“公安机关”的,都是骗子。
二、任何要求把资金归集到指定账户(无论是自己名下的账户还是对方提供的账户),要求开通网银,提供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的,任何上门索要银行存折、身份证、密码、验证码的人员,都是骗子。
三、如遇拨打亲友电话时发现有“停机”“空号”“呼叫转移”等异常情况,需提高警惕,设法通过其他途径联系该亲友,核实并提醒谨防上当受骗。
四、如遇派出所民警上门劝阻,或要求亲友、事主所在单位协助联系疑似被骗事主进行劝阻的,请尽量配合。接到陌生电话,如有疑问,请立即拨打110咨询、举报。
新闻推荐
□本版撰文信息时报记者刘莉泛家居概念圈上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吸引苏宁、国美家电巨鳄纷纷站上家装、定制风口。本周六,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