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姚训琪透露: “有意扩大高中办学规模”
12月8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下称“华附”)将迎来建校130周年。
华附从1888年的广州格致书院蹒跚起步,到1952年岭南大学附中、中山大学附中、广东文理学院附中、华南联大附中四校合并为“华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成为广东乃至全国基础教育改革、人才培养的“排头兵”和“一面旗帜”。
在新高考新中考改革、名校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华附如何继续引领改革、走在前列?近日,华附党委书记、校长姚训琪在接受南方日报独家专访时透露,华附计划扩大高中办学规模,为广东乃至全国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谈基因:
恪守“为国育英才”的责任与使命
南方日报:在很多广东家长看来,华附一直非常独特,充满神秘感,学校是“牛校”,学生是“牛娃”。在校长的眼里,这所即将迎来130岁生日的中学,有哪些独特的基因?
姚训琪:在我看来,华附的独特基因可以总结为“正统”“变革”“志愿”。
“正统”,体现在我们一直恪守“为国育英才”的责任与使命,把培养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的时代新人作为育人追求,用实际行动回答“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华附还是一所“变革”的学校。从一校五区开创广东民办教育之先河,到奥林匹克实验班、省创新人才实验班和大学先修班等特色课程班设立,华附一直探索与变革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站到时代正中央,成为拔尖创新型人才。
南方日报:“志愿”这个词,形容一所中学并不多见。
姚训琪:我们希望让学校回馈社会,因此华附的志愿风气盛行,“志愿于心,用心志愿”成为华附从上到下的志愿口号。我们有学生志愿者、家长义工团、校友义工团和教工义工团等组织,也因此受到了政府、师生、家长和社会高度认可。
谈改革:
办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品质中学
南方日报:近年来,优质的公办、民办学校四处开花,家长考生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对办学130年的华附来说,有没有危机感?
姚训琪:人工智能时代将对社会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华附的改革步伐还要继续加快,否则很快会被淘汰。
华附是一所老校,有优良的传统,但教师队伍中的变革意识仍需要加强。站在130周年的新起点,我们必须将改革意识根植到教职工心中。
很多学校都在办分校,规模扩张很快。实际上,华附的生源从来都不能说是最好的,决定华附今天地位的,是华附人“敢为人先,追求一流,崇尚卓越”的精神追求。
南方日报:如何适应新的变化,啃下“硬骨头”?
姚训琪:一直以来,社会对华附都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华附也很愿意向社会开放更多优质教育资源。
从一校一区到一校五区,华附开创了广东民办教育的先河;今年华附复办了公办初中,在天河区通过电脑派位招收了90名学生;接下来,我们希望把高中的规模扩大,比如新建一个校园,形成高中双校区,甚至把高中整体搬迁到新校园,现在的校园则作为华附的初中。如果实现,预计可以增加近2400个高中学位,等于再造1.5个华附。
目前,这都是我们的设想,在落实过程中还需要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支持。华附现在是一所区域名校,未来要通过练好内功外功,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品质中学。
谈未来:
为广东乃至全国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南方日报:你曾提到,希望华附有大学的氛围,这是否与你的教育理念有关?
姚训琪:我希望华附学子能自主地学、尽情地玩,实现学中玩、玩中学的状态。华附连续21年开展学生发展指导课程,坚持10多年每学期开设近百门选修课程,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正不断改进教学管理,推行“免修制度”和“旁听制度”;未来,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实验室资源,在校园建立多个学习中心,创设融合课程,开辟更多社会实践基地。
南方日报:听起来,未来华附会有很多新的变化。
姚训琪:我期待未来的华附,在育人理念上,强调让学生为民族复兴而学习;在学习方式上,学生能基于兴趣爱好而学习,更自主、自在;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能潜心育人,寻求变革,为全省乃至全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经验;在校园文化上,能给学生成长提供更多元更丰富的滋养,成为学生实现理想志向的学园和身心健康成长的乐园。
南方日报记者钟哲吴少敏
通讯员李芸
新闻推荐
“一起创”2018年创客大赛圆满落幕 脑洞大开 全民创客展风采
现场作品吸引众多学生家长前来观看。蔡敏霞摄本报讯(记者蔡敏霞通讯员萧凯茵)12月2日,“一起创”2018年创客大赛创客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