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建设应按民生大事来抓
珠江瞭望
近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完善城市停车场用地配套政策若干措施的通知》(下称《通知》)出台,提出完善城市停车场用地配套政策的14条措施,保障城市停车场建设的用地需求,其中明确,独立用地停车场允许配建部分商业,以此降低停车场建设成本。
汽车社会中,最大的不平衡不充分,当属道路资源、停车资源不能满足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的需要。车不能总跑在路上,就算违停要被记分罚款,车还是要停的。许多车主抱怨,咋不多建点公共停车场呢?这个问题不仅车主在想,城市管理者也在考虑。修建公共停车场要用地,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地从何来,令人头疼。据业内人士称,广州目前除了配建的停车场外,几乎没有专用的公共停车场,公共性、公益性的停车场也没有位置建。某区曾计划建8个公共停车场,但调研后发现,其中6个都不能保证土地长期使用。
《通知》剑指公共停车场土地供应,许多规定都有一定现实意义。如“在分配新增用地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停车场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优先保障城市停车场项目用地计划指标”,把公共停车场建设提到与教育、医疗、健身、养老等重要民生设施相当的地位,力度前所未有,若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新城区的停车状况就好多了。针对住宅小区停车位紧张这一情况,《通知》允许既有住宅小区增建停车设施,只要符合相关规划和规范,增加的停车设施建筑面积可不增收土地价款。少交一大笔款,无疑将大大提升有潜力的住宅小区增加公共停车位的积极性。
土地是公共停车场建设面临的最大一座山,即使翻过这座山,还有产权、审批、补贴、金融政策不到位等诸多峰峦在面前。而这些,恰恰是企业和私人投资公共停车场建设的掣肘因素——停车场前期投入大,停车费价格过低,与土地、服务的经济价值不匹配,影响了社会资本进入的积极性。是以,对公共停车场建设应按民生大事来抓,运用更多的正面激励手段,如允许多种经营、简化审批、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融资政策等,激活公共停车场建设这潭池水。
面对城市停车资源短缺的现实,许多大城市都出台了激励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停车场建设。除了土地政策,许多城市的“政策包”里还有真金白银。如北京市发改委规定,市政府重点支持的公益性停车设施建设,资金补助比例不超过总投资30%;杭州为鼓励社会资本修建公共停车场,规定每个车位最高可补助3万元。
城市停车难形势逼人,解决难题宜早不宜迟。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鼓励企业、社会投资,尤其应鼓励利用地下、地上空间修建立体停车场,以节约土地资源。◎连海平媒体人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讯(记者孙小鹏实习生凌雪敏通讯员粤教宣)昨日,内地与香港姊妹学校经验交流活动暨2018粤港姊妹学校签约仪式在广州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