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设计 智慧建造 绿色运维 EPC管理助力施工智能化

广东建设报 2018-12-04 15:00

通过无人机实景建模,工地数据能准确、及时地反馈到项目管理人员手中。 黄庭辉摄

广东建设报讯记者黄庭辉,通讯员彭科铭、孙立志、叶阳明、罗子健报道:无人机实景建模、物联网技术、PM2.5检测联动喷淋系统、VR安全体验馆、“人脸识别”智能门禁系统……11月30日下午,由广东省建筑节能协会、广州市建筑业联合会主办的2018年广东省智慧工地暨质量现场观摩会在广州GE生物科技园首期项目举行。本次观摩会详细展示了融入智慧工地理念的EPC总承包项目建设特点。来自全省近500名行业人士到场观摩。

应用多项先进技术

GE生物科技园项目位于广州中新知识城,是世界500强美国通用电气集团在亚洲建设的首个生物科技园,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投资总额约4亿美元。其中,首期项目桥接式研发中试平台采用EPC总承包管理新模式,建设内容包括厂房、动力车间、KUBIO车间、符合GMP要求的仓储等。

现场通过智能设计、智慧建造、基于BIM的绿色运维理念、质量样板展示、实体样板展示等5个部分详细介绍了该项目智能化手段的使用情况。记者在现场见到多项先进技术的应用:人脸识别系统被应用在工地大门处,工地工人无需登记,系统就可以记录工人的考勤情况;工地围墙安装了PM2.5检测联动喷淋系统,只要PM2.5浓度超过一定量,系统就会自动喷淋,降低PM2.5浓度;先进的无人机更在工人的操纵下飞上高空,将工地的相关数据精确测量和计算出来,传输到工人的电脑当中,让管理人员可以清晰地了解项目的进度和工程的质量。而以上的这些,只是该项目智能化应用中的一小部分。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利用EPC管理的优势将智能化手段融入到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劳务管理、安全管理、物料管理、设备管理、环保管理等各个方面之中,大大提升施工效率,降低了建造成本。

提高效率减少浪费

据介绍,该项目从设计阶段就引入了智能化手段。项目团队应用了自主创新的BIM二三维协同平台,采用BIM技术进行正向设计,将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的图纸都集合在一个BIM模型之中,某一专业的设计人员如果对其中一部分进行修改,就会立即反馈到这一模型中,从而解决了传统二维和三维难以协同,各专业设计协调难度大、专业间错漏碰缺多等难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相当于在电脑中先造了一栋‘楼’,施工人员可以从中抽取这栋楼里每一个角落的图纸,从而进行施工。”

进入施工策划阶段,项目团队通过无人机实景建模技术建立实景模型,模型含任意点详细的位置信息,直接在模型上进行土方量计算、精确测量、面积计算等,精度可达厘米级。这些数据将反馈到智慧工地云平台,管理人员将现场与模型进行对比和现场校正,确保零误差。“这样可以减少原来那种粗放式的管理所带来的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上的浪费。”

而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在施工现场设置数据检测系统和几十个传感器,将所有数据都存储在“云”上,项目管理人员可以便捷地使用手机、电脑、平板等各种终端设备访问“云”中的数据和应用,并使用移动终端对现场进行操作和管控,不断完善施工现场。

据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类智慧型工地将逐步在全国建筑施工中进行推广应用,助力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

新闻推荐

冬天补肾 怎么少得了苁蓉巴戟茶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余燕红肾中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它主宰着人的生、长、壮、老、死等生命活动的全过程,与人体健康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