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广马 跑马遇降温降雨,如何应对?
根据最新气象预报,本周末广州遭遇较强冷空气侵袭,比赛当天或有中到大雨,风力4-5级,气温在10-15摄氏度之间,跑者应如何应对?羊城晚报记者为此采访广州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教授董广新,他认为下雨并非坏事,反而有可能帮助选手创造好成绩。
有研究指出,5-15摄氏度的气温最适合跑马,董广新并不担心降温;至于下雨,他认为做足应对措施也能提升成绩,“下雨有利于身体散热,减少体内水分蒸发,反而有利于成绩的提高。今年日本选手川内优辉在波士顿马拉松战胜一众非洲选手,爆冷夺得男子组冠军,可以说当天中到大雨助了一臂之力”。
董广新建议,降温降雨时,跑友不要太早抵达集结检录处,应穿长裤长袖和雨披,赛前存包时再脱下,再带上一双干爽的鞋子,也可以穿压缩衣和压缩短裤。“要在容易产生皮肤摩擦的部位如腹股沟、大腿内侧、腋下、足踝处涂抹更多凡士林。为了防止雨水影响视线,特别是近视的选手,雨水会让镜片上沾满水,不妨戴上一顶运动帽”。他还建议补充带糖的运动饮料,如果有热的姜糖水更好。
他还强烈建议比赛当天不要穿新鞋:“曾经有朋友赛前送我一双新跑鞋,我穿上跑完一个全马,三个脚趾全部发黑发软,赛后不得不去医院把指甲拔掉。”他建议穿上大半码到一码的鞋子,不要穿太薄太滑的袜子。
董广新对全程马拉松分别给出攻略:起点应在原地小范围进行拉伸,抓紧时间去一次洗手间,开跑后2公里配速应该比计划配速慢10秒/公里,不急于加速;5公里处即使不渴也要适当补水,毕竟水分进入体内需要30分钟的吸收,当感觉口渴时已经晚了;5-20公里则需保持配速,这时通常不感觉累,但千万不要误解自己的状态非常好,尤其不要边跑边聊天;20-30公里要注意加快摆臂节奏,不要拉大步子,尽量跟着身边的选手跑;可在10公里、20公里、30公里和35公里各吃两颗盐丸;30-38公里阶段是正常人体的极限点,专业运动员的身心感受和痛苦程度只会比业余选手更严重,要坚持下去;38公里到终点阶段,冲过终点要随惯性慢跑或走两百到四百米,千万不要坐下,要给身体机能和关节一个缓冲,随后再取衣物,进行补水和拉伸放松。
对于跑友携带能量胶,董广新建议全马的高水平选手在20公里和30公里各吃一个即可,水平一般的选手则建议在10公里、20公里、30公里处各服一个,水平更低以及体能比较差的选手可酌情增加摄入量,但全程不应超过5个。
羊城晚报记者 苏荇
新闻推荐
穗出台返乡下乡创业扶持政策 返乡创业人员 可获一次性 创业补贴
南方日报讯(记者/朱伟良)广州出台返乡下乡创业扶持政策,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返乡创业人员可获一次性创业补贴。广州市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