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琶洲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创新发展大会在海珠举行,专家提出:各地人才激励政策存在跟风 应避免同质化

南方都市报 2018-12-04 06:28

11月30日,第十一届琶洲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创新发展大会圆桌论坛上,专家聚焦人才政策。南都记者冯宙锋摄

第十一届琶洲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创新发展大会11月30日在海珠区举行,包括港澳在内的人才智库专家、企业代表和粤港澳主流媒体齐聚琶洲,为大湾区人才发展工作贡献“海珠智慧”。会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联盟“领航计划”和海珠高层次人才联盟宣布启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政策研究报告》也正式发布,解读大湾区人才政策发展特色和亮点,展望人才政策发展趋势,住房、优质学位和人才基金成人才引进三大“痛点”。

提供人才支撑

海珠成立高层次人才联盟

本届大会以“大湾区·强人才·新动能”为主题,探讨未来大湾区各地人才发展格局和人才工作合作路径,深入交流大湾区人才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期共同为大湾区发展献言献策,进一步提升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全球知名度及影响力。

会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联盟“领航计划”宣布启动,联盟将定期发布人才政策研究报告系列、举办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工作交流会,并不定期举办高层次人才论坛和人才工作专题研讨会,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工作的合作交流。

在此次琶洲论坛上,海珠也启动成立高层次人才联盟,希望为海珠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高层次人才联盟是由海珠区辖内重点企业、高校、大型科研院所中获得国家、省、市相关荣誉称号的高层次人才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自愿组建的、开放式的沟通交流平台,主要是加强高层次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未来还将通过联盟举办各种活动,践行服务高层次人才的“暖心工程”,成为服务人才的新平台、凝聚人才的新载体。

人才政策三大痛点

人才住房、优质学位不足和人才基金

中大咨询人才研究院院长王微见发布了首个《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政策研究报告(2018年)》。中大咨询人才研究院走访了大湾区近20个政府人才工作部门,针对当前大湾区人才工作进行访谈,最终完成了中国首个《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政策研究报告(2018年)》。人才政策研究报告通过分析大湾区各地人才政策的特色和亮点,展望了人才政策发展趋势,为大湾区各级政府优化人才政策,提升人才发展水平提供借鉴。

王微见提到,通过对比粤港澳大湾区“9+2”的人才政策,总体呈现有六个方面的亮点。首先,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地区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政策,这方面的政策非常多,而且非常集中;其次,因地制宜设立人才基金,这在全国来讲比较领先。第三,落户政策已经不是门槛问题,而是效率问题。譬如深圳推动“秒批”,无需奔波通过网上就可以办理;第四,在大家关注的子女入学政策方面,各个地方想了各种办法,公立学校不够,有的地方可以补贴上私立学校。此外,医疗保障方面,最初是保障人才,现在有些地方从人才的保障扩展到人才的子女、父母都有医疗保障;还有人才公寓方面,有些地方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解决问题。

然而,王微见也提到,在这些各地人才政策中,仍然有三大痛点,分别是住房问题、优质学位的不足和人才基金激励成果差距明显。“有些地方房价像脱缰的野马造成人才的困惑;还有就是教育方面,中国人对于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现在主要问题不是说没有书读,而是没有优质的学位。”

人才政策发展趋势

以地方需求、人才需求为导向

王微见还分析对比了报告中各个地方的人才政策特色。譬如深圳南山区的创新资源非常丰富,通过机会的提供吸引人才。广州海珠区提出要打造国际人才岛,“人才要来的时候又要有许多东西支撑。一是机遇,还有海珠近年教育的投资一直在广州排在前面,这是持续投入的结果,对于人才的效应会持续发酵。安居生态方面,海珠湿地公园是全世界大城市里面最大的中央公园,这对人才落户也有吸引力”。另外,中山打破了唯学历、唯职称的区别,江门吸引人才方面没有广州、深圳这样的条件,但是它的土地比较多,房子比较便宜,所以他们利用房子引才,“这些都是吸引人才的有效措施”。

对于人才政策发展趋势方面,报告中也进行了阐述。第一是战略性,人才政策是为了支撑每个地方的战略发展。现在珠三角、大湾区各个地方非常重视战略性的人才政策出台,这个是非常显著的特点。还有就是人才政策逐渐以地方的需求、以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人才政策逐步出现个性化的特点以及激励方式多元化,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优势。“人才政策有一个服务链,这个就是人才的需求模型和服务链,这个是人才需求架构的基础。”

圆桌论坛

大湾区人才发展如何“破局”?

专家建议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是首要,不要盲目跟风避免“同质化”

截至目前,全国超过50个城市发布了力度很大的人才政策。对于大湾区人才政策的发展困境与出路的探讨就成为各地区政府关注的话题之一,这也是琶洲论坛上首场圆桌论坛的聚焦主题。

打破人才流动壁垒

多位嘉宾都认为,从粤港澳大湾区大背景来看,要想更好地吸引港澳人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体制机制问题,并营造国际化工作和生活环境。

中大咨询人才研究院院长王微见认为,当前存在最突出的体制机制障碍首先是人才流动壁垒,主要涉及户籍制度、人才的编制身份、劳动人事关系管理等等。特别对于港澳台同胞和外籍人才,需要解决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多,包括国籍、生活环境、技能认证通用性等。

广州开发区人才工作集团董事长陈永品表示,在破除人才管理的束缚方面,需要纠正人才管理中的行政化倾向,健全市场化、社会化的人才管理服务体系,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改进人才的培养、聘用、评价机制。

人才政策不能盲目跟风或急于求成

还有嘉宾认为,人才政策不能盲目跟风或者急于求成。斯坦福启天国际联合研究院总经理艾懿明说,各地争相发布人才政策的现象是合理的,但是在人才政策激励手段和激励力度的制定上存在跟风现象,同质化严重,这种盲目跟风必将导致国内人才竞争的“零和博弈”,是不可持续的。

天河区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主任戴维认为,一个城市给予人才的发展机会是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关键,比抢户口更有价值的是留人用人,相对于薪酬待遇和生活质量,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更看重发展机遇和空间,更看重与自身职业规划相辅相成的城市产业规划和发展环境。他还提到,广州今年在简化人才引进流程上也做了很多突破,但是宣传不足。

佛山市博士后工作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东航说,目前,人才政策都是向增量的引进人才倾斜,而这种倾斜有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和不平衡,人才工作,关键是不要以身份划线,而是应以实际的贡献和业绩对各类人才予以公正的评价和激励,处理好增量人才与存量人才的辨证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

采写:南都记者李拉实习生易英子

新闻推荐

体育彩票冠名支持 穗草根乒乓球赛受捧

11月17日、18日,由广州国际乒乓球中心主办的广州市2018年“体育彩票杯”草根乒乓球邀请赛在广州市海珠区全民健身中心三楼...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