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文明共识 养成文明习惯

增城日报 2018-11-30 10:55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调研督导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增城区扎实推进微改造项目建设》《<增城区“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出台 至2020年新建改造各类公厕171座》《对照目标任务压实河长责任 坚决打赢黑臭水体剿灭战》,《增城日报》11月26日、27日、28日、29日连续4天头版头条,聚焦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美丽增城。对此,每个增城人都应形成文明共识,积极参与其中;养成文明习惯,严于律己,从我做起。

人类的发展史实质上是一部人类追求文明、创造文明的历史。而优良的城乡人居环境乃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文明的标志。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乡环境是所有增城人美好生活的追求,关乎百姓的幸福指数,关乎增城的对外形象。为此,我们不能把人居环境整治仅仅看成是各级政府部门的事,尤其要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形成文明的共识与自觉,从而把做文明事、当文明人作为百万增城人共同的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

建设优良的人居环境,首先要打造一个有约束性的公德环境。整治人居环境,需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文明意识,重要的是形成一个有约束性的公德环境。以往我们看到,某村某处有人乱停乱放乱倒垃圾,一旦没有人制止,很快就会出现从众行为,结果是遵守规则者“吃亏”。而一个有约束性的公德环境,不仅需要每一个人带头做好自己,让不文明者具有惭愧心、羞耻心,变得“不好意思”,还需要对违反规则者进行适当的惩罚,以培养规则意识、法治意识。

建设优良的人居环境,要养成文明的习惯。习惯是指人们长期逐渐养成的一种不易改变的思想倾向、行为模式和社会习俗。习惯影响着人的思想与行为,习惯成自然。文明是由许多周到用心的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细节建构起来的,文明养成于细枝末节的自然习惯中。在从业十几二十年的环卫工人眼里,容不得半点垃圾已成习惯;还有许多普通群众,虽然不是环卫保洁员,但他们除自己严守环保规定外,看到地面有垃圾,就会自然而然地捡起扔到垃圾箱。这就是文明的习惯。

中国乃文明古国,爱好干净卫生、爱好整齐划一、爱好平安有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朱子治家格言》第一句话就要求,天刚亮就起床,打扫庭院内外的卫生。《弟子规》中的“房室清,墙壁净”说的是家居内外要清洁,地面墙壁要干净。人们的文明习惯和道德品质是至关重要的,倘若百万增城人都能养成文明习惯,那么优良的人居环境自然成为常态。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农村从“垃圾不落地”到“垃圾有分类”,城乡从居所门前“三包”到专设保洁队伍,各级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营造优良的人居环境,仍须以制度彻底唤醒民众的文明意识,回归崇尚文明的传统美德。总之,营造优良的人居环境要以形成文明共识为先,以养成文明习惯为基,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进行长期熏修、长期教管、长期努力。但愿优良美丽的人居环境常驻美善的增城。

新闻推荐

陈满塘获日本大分国际轮椅 马拉松赛亚军

陈满塘在接受媒体采访。第38届大分国际轮椅马拉松赛于11月17-18日在日本大分县举行,增城籍残疾人运动员陈满塘获男子马拉松...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