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走污水留下山泉水 黑臭景泰涌成清水渠景泰涌白云区全线3公里,约有2公里河段变清,上游水质基本达到四类水标准
[摘要]景泰涌白云区全线3公里,约有2公里河段变清,上游水质基本达到四类水标准
整治后的景泰涌河水清澈。通讯员供图
“以前这条涌非常臭,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整的,现在感觉好像放了自来水,清了许多。”白云区景泰涌附近的一位阿婆对南都记者表示。广州市水务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对景泰涌实施清污分流后,两个月时间,黑臭河涌变成了清水渠。
沿途80股污水,流入1.3公里河涌
景泰涌发源于白云山,下游河段(大金钟路以西)总长约4.3km。景泰涌白云区河段中,以白云大道和大金钟路之间的1.3公里河段污染最为严重。负责景泰涌治理的设计单位———广州市水务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工程师张乐凡介绍,短短1.3公里的河段,就有大约80股污水,通过排污口汇流到景泰涌。
尽管景泰涌两岸大部分已实现截污,但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白云山流下来的山水、雨水都会通过合流管道直排入景泰涌。景泰涌的污水,虽然会进入白云大道南以西河段两岸的截污主管,并且最终通过6号泵站排入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但由于来水量大,泵站无法及时将污水排走,管道中的污水水位很高,经常在晴天也会出现污水溢流的情况,雨天溢流污染则更严重。在景泰涌最臭河段旁边生活了十几年的罗小姐回忆:“以前河涌脏死了,河水黑得看不到底,有时候风一吹,就能闻到臭味,下水道还有老鼠、蚊子和臭鱼,我都不敢去河边。”
污水截走清水留下,河涌变了一个样
张乐凡说,为了改变河涌的黑臭,他们在景泰涌流域彻底实施清污分流,将流域内的混合管道系统改成雨污分流系统。施工人员在河涌两边设置两条污水管道,原来从四面八方汇入河涌的污水,在此全部截流进入新建的污水管,白云山每天下来的3000立方山泉水则直接流入河涌,不让其进入污水管,减少泵站的压力。如此一来,泵站的抽排能力可以全部用来应付污水,溢流的问题得以解决,原来1.3公里异常黑臭的河道就此消失,人们看到的是来自白云山清澈的山泉水。
景泰涌白云区全线3公里是否都变清了呢?张乐凡表示,变清的河段大约有2公里,由于白云大道南到三元里大道之间大约1.7公里河段中有大约850米是暗渠,依然有排污口向暗渠中排放污水,且暂时无法进行彻底截污,因此暗渠段的下游水质无法保持和上游一样清澈。但因为污染源的减少,下游河段的水质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张乐凡表示,实施清污分流后,现在景泰涌上游河段的水质基本达到四类水的标准。
居民罗小姐说,经过这两个月的整治,整个河涌就变了一个样。住在附近的一位阿婆对景泰涌的变化表示不敢相信,她说以前河涌非常臭,还经常冒泡,不知道是怎么整的,怎么两个月就变成这样了,好像放了自来水一样。
疑问
如何保持河涌持续清澈?
景泰涌今后能不能持续保持这么清澈而不反弹是一个难题。张乐凡表示,按照目前的思路,一方面是通过工程措施,让排水单元都能做到达标排放,对城中村地区进行雨污分流,让污水都能够进到污水管网得到处理,否则未来还是有可能会出现溢流。
此外,地方政府以及涉及到污水排放的部门要加强管理,否则未来工程施工,排水管理等没有按照规定来进行,现有的工程措施也会遭到破坏,河涌水质还会有反弹的可能。
据了解,白云区水务局已开展黑臭河涌排水口专项摸查工作,形成初步摸查成果后,联合属地镇街复核,逐步形成入河排水口台账,其中景泰涌排水口共139个。按“长短结合、分类整治”的原则,印发《白云区水务局关于推进排污口专项整治工作指引》,引导属地镇街开展排水口整治。联合属地街道开展排污口整治工作,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已整改完成126个。
广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推进景泰涌的整治,开展排水户达标创建,坚持工程截污纳污及截污支管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争取2018年底完成消除黑臭目标。
采写:南都首席记者刘军
实习生韩晓娟陈萌琪通讯员赵雪峰
新闻推荐
近日,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两万名江氏子孙齐聚广州市白云区江氏宗祠前,为新建成的祠堂举行揭牌仪式。本次修复竣工的江氏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