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30多年前,霍英东种下“造城梦” 如今,这里将蝶变大湾区核心门户
典型案例
广州南沙,改革开放之初珠三角一个普通的小渔村,如今已发展成为充满活力的新兴城区。作为广东自贸试验区的三大片区之一,南沙正向着粤港澳大湾区核心门户迈进。
从“小香港”到自贸片区
南沙是广东省实施CEPA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在粤港澳合作上具有悠久历史和良好基础。
上世纪80年代末,香港著名企业家霍英东就敏锐地看到南沙在粤港澳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这里种下一个“造城梦”,要把南沙打造成“小香港”。此后十余年间,他将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兴建广州南沙的事业中,与政府合资大举建造了港前大道、进港大道等交通基础设施,还成立了16家公司运作南沙会展中心、南沙科学馆等项目。
随着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化,南沙的发展不断加速,特别是在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后,南沙更是进入发展快车道。截至2018年年初,南沙已落户港澳投资企业1357家,投资总额306.9亿美元。
目前,南沙正大力加强与港澳更高层次合作,启动了粤港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推动扩大对港澳服务业开放,加强科技研发设计、教育、专业服务、跨境金融等领域合作,推进建筑、会计、法律等执业资格互认;加快制定便利港澳居民在南沙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设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创汇谷”粤港澳青年文创社区等一批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促进内地与港澳深化交流、融合发展。
港澳青年融入内地中转站
在南沙,连串大手笔推进粤港澳合作举措的成效正日益凸显。
以拓展港澳青年在内地发展空间、加强创新创业为例,南沙自贸区大力完善了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和“创汇谷”粤港澳青年文创社区建设,致力于将南沙打造成为港澳青年北上创新创业的首选地和全面融入内地的中转站。
目前,“创汇谷”园区已建成青年创业孵化基地、青年创业学院、青年创意工坊等功能区,打造了极具特色的“澳门青创空间”“青创人才公寓”“青创共享餐厅”,并提供企业孵化、法律服务、知识产权、行销服务、人才服务等配套服务,还为港澳青年专才统一配备“港澳青才卡”,提供可预约个性化服务。截至2017年10月底,“创汇谷”园区已进驻港澳青年团队22个,其中香港团队15个、澳门团队7个。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南沙将紧抓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实施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自贸区改革开放创新,加强与港澳更高层次合作,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打造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引领区和示范区。(唐珩 马汉青)
新闻推荐
广州深入推进科技与金融融合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风投创投中心
本报讯(记者冯海波)到2020年,争取将50亿元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基金通过母子基金架构引导放大至200亿元以上,带动超过10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