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长马兴瑞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改善营商环境地方政府义不容辞
【据新华社广州11月20日电】(记者 徐金鹏 叶前 肖思思)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围绕政策措施落实落地、精准支持和激发创新活力,记者采访了广东省省长马兴瑞。
“避免政策文件看着好看、念着上口、用起来难”
记者:如何让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真正落到实处,避免“卷帘门”“弹簧门”“旋转门”?
马兴瑞:去年8月,广东印发“实体经济十条”,从社保、用地、技改等方面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截至今年9月底,已累计为企业直接减负约1230亿元,其中企业反映最实用的三个措施是降低社保成本、税收负担和用电成本。我们要解决政策措施看着好看、念着上口、用起来难的问题。为此,今年8月我们对这“十条”进行了修订,推出了“新十条”,目的就是使政策更好用、更管用。
广东刚刚又出台“民营经济十条”,提出10条59项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目前,我们正抓紧研究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的有关政策,稳定社保缴费政策,适度降低企业社会保险等成本。近期,广东还将成立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政策统筹,要让已出台的政策落实落地,让准备出台的新政策更加精准。
行政审批总量压减比例超过50%
记者:在构建营商环境上,地方政府如何更有作为?
马兴瑞:企业面临的堵点、痛点、难点主要就是营商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准入不准营”“办照容易办证难”的问题仍未有效解决。另一方面是办事难、办事繁,部分事项的审批流程还不够优化,环节过多、链条太长,存在重复提交材料等问题。
对此,广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彻底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行政审批总量压减比例超过50%。广东还在全国率先出台《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若干意见》。但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如何让企业办事不难不慢等方面,我们改善的空间还很大。
改善提升营商环境,是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应该更有作为、更有担当的领域。
“让金融机构敢贷、能贷、愿贷”
记者: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马兴瑞: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既是民营企业反映最集中最突出的问题,也是我们解决起来难度最大的问题。
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在解决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问题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最近,我们结合“数字政府”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广信用应用和实施联合奖惩,助力金融机构减少获取企业信息成本、节省审批时间、优化贷后管理,让金融机构“敢贷、能贷、愿贷”。同时,落实好国家对中小企业信贷的政策支持,截至9月末,全省普惠口径小微贷款余额8978亿元,同比增长34.6%。接下来,我们将积极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健全和完善信贷风险补偿、融资担保、贴息等扶持措施,为中小企业增信,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此外,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多措并举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稳外贸首先必须稳民营企业”
记者:在稳外贸方面,对民营企业将采取什么措施?
马兴瑞:广东是全国外贸大省,进出口总额约占全国1/4。民营经济是广东进出口大户,2017年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46%。要稳外贸,首先必须稳民营企业。接下来,我们重点在三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千方百计拓市场,每年组织1万家次企业参加400场以上境外展会,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二是积极主动扩进口,支持民企利用进博会等重大平台扩大进口业务,进一步扩大优质消费品、先进技术装备进口。三是大力培育新业态,推动自贸试验区、保税区等发挥功能作用,进一步扩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实现整体通关时间再压缩1/3以上。
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
记者:如何持续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民营企业迈过“转型的火山”?
马兴瑞:为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政府将主要在创新环境和创新生态上下功夫。
——确保各项创新支持政策一视同仁覆盖所有民营企业。
——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大力推进10000家工业企业“小升规”,在各细分领域分批次培育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小巨人企业是指业绩良好,极具发展潜力和培育价值处于成长初期的小企业。)
——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为民营企业搭建共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合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参与大科学计划和工程的平台。
——加快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最严格地保护民企知识产权,加大民营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保护力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
新闻推荐
一别40年,他终于和父母团聚了 3岁男童随母赴海南探亲被拐,家人寻找多年无果,经采集DNA广州警方助团圆
相隔40年,叶氏夫妻与失散的儿子终得团聚。信息时报记者萧嘉宁摄信息时报讯(记者罗阳辉通讯员刘彦佑张毅涛)“就那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