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家潘行健400件原作捐赠母校 见证广州美院教育发展历程

南方日报 2018-11-20 06:15

日前,由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行健——潘行健艺术研究暨捐赠作品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展览开幕式上,潘行健还向广美捐赠了自己从广美附中求学时代至今创作的版画、速写、版画原版木板等400件作品。

本次展览分为“启程”“深化”“拓展”三部分,各部分配合以大量速写和文献。三楼展厅展出潘行健教学传承方面的文献,通过口述史、历史文献呈现艺术家所置身的教育环境以及与师生们的学理关系。

潘行健后期作品中极具代表性且反复研磨的两个系列——《土地》和《立交》也萌生于改革开放后:《土地》以背着犁头的农民背影隐喻改革开放大地上“民族脊梁”的缩影;而《立交》则是现代城市生活的典型象征。

21世纪以来,潘行健进入了另一个高产期,他笔下的《立交》系列不断变换结构和线条组合,渐渐成为城市现代化的精神符号。“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感觉艺术更应关注整个国家的变化。因此我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我的《立交》系列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变化、探寻、试验。”潘行健分享道。

潘行健不但是广州美术学院首届附中毕业生、广州美术学院首届版画系本科毕业生,还是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第一位留校任教的老师、广州美术学院第一位版画专业背景的副院长。这“四个第一”奠定了潘行健版画艺术生涯与广美版画系发展、教学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作品中可以清晰地梳理出,潘行健由受苏联影响的现实主义创作,到改革开放时期接受新思潮而进行现代变革的全过程。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李劲堃表示,本次展览不仅是成绩卓著的老艺术家创作历程的回顾展,更是学校院系发展历史的梳理、研究的文献展。

南方日报记者杨逸

见习记者徐佩雯

新闻推荐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开工仪式在穗举行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打造海洋科考重器

南方日报讯(记者/祁雷)日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开工仪式在广州举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