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西关历史文脉 展现美丽宜居花城魅力 广州最美骑楼街将迎来新生

广东建设报 2018-11-19 16:04

广东建设报讯 记者冯雪琪、通讯员穗国规宣报道:广州最美骑楼街——恩宁路将打造成最广州、最国际的历史文化街区,传承西关历史文脉,探索保护与发展相融合的新路径,塑造一个展现美丽宜居花城魅力的文化活力区,成为广州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新典范。

11月15日下午,广州市文物管理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2018年第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试点详细设计及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等议题。

划定保护范围总面积16.03公顷

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地处荔湾区恩宁路,与龙津西路、第十甫、上下九步行街骑楼连接,是广州最完整和最长的骑楼街,至今仍保留清末民国时期广州西关商贸区的布局形态,区内保留的文物建筑有八和会馆、李小龙祖居等。

同时,作为老西关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恩宁路是近代广州粤剧曲艺、武术医药、民间手工艺等传统文化传承最密切的地区之一。街区内遍布老街、深巷,保留传统西关生活景象,是满载西关情的活体博物街。

《规划》明确的保护对象包括物质性要素:历史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7处、历史建筑7处、传统风貌建筑5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线索31处);传统街巷及恩宁路骑楼街的尺度、走向;颜家巷、恩宁西街、永庆一巷、永庆二巷等传统街巷格局、街区整体风貌和节点要素。非物质性要素:国家级非遗项目(粤剧)、省级非遗项目(西关打铜工艺)传统节庆与民俗、传统手工艺和名人故、旧居等。

《规划》划定保护范围总面积16.03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面积5.38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10.65公顷。

在保护范围内,《规划》针对建筑高度、建筑物分类保护整治等内容提出了控制要求:规定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保护和修缮;核心保护范围内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服务设施以及危房原址重建,建筑高度应控制在12米以下;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新建、扩建工程建筑高度控制在18米以下;改建、修缮和危房原址重建活动不得增加具有合法产权的原有房屋的建筑高度。

打造最广州、最国际的历史文化街区

《方案》明确了整体目标定位,针对环境、品质、民生、街区四大方面打造最广州、最国际的历史文化街区。

修复整体空间形态方面,尊重传统空间肌理和风貌,修补整体街区肌理。响应街区保护规划高度控制要求,严格控制建筑高度,金声电影院按照现状高度进行个案审查。

促进建筑保护利用方面,对位保护规划建筑要求,实施方案对建筑设计和处理方式分为保护、整治和复建三类,针对外立面、内部空间和第五立面提出修缮提升措施。

提升公共空间品质方面,打造开放给大众享受的公共水岸,优化总长500米的恩宁涌水岸空间;提升恩宁路街道空间品质,营造一条640米的完整街道骑楼空间;疏导区域慢行通廊网络,形成连续而有趣的慢行宜居环境。

优化服务功能与活力方面,保留传承传统特色业态,留出让人沉思、让人发呆的地方。因地制宜注入新业态,提升人的体验感,鼓励多功能混合利用提高街区活力。结合建筑改造和地块建设增加邻里中心等社区设施,促进社区生活与文商旅相融合。

《方案》提出,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渐进式分期推进、分区实施、分级整治,从长远解决社区功能性问题,优先推进骑楼街等重要公共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社会民生项目。

新闻推荐

43人获评羊城建筑工匠 聘用企业有“着数” 行业人才稀缺 装配式产业工人月薪达万元 技术工人最多可日收500元

■11月16日,梁智滨在擂台赛上展示自己的作品。新快报讯记者王彤通讯员穗建报道11月16日,广州市住建委、市人社局、市总工会...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