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广州火车站变迁史 留住广州城市记忆 大型现实题材话剧《广州站》将上演
话剧《广州站》讲述的都是身边的故事。
南方日报讯(记者/周豫实习生/朱思敏)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和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同出品,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州文研院”)与广东省友谊剧院合作孵化的大型现实题材话剧《广州站》将于11月21日晚在广州友谊剧院首演。
让城市留下记忆“广州站”被搬上舞台
该剧由知名导演王佳纳和李子南执导,主演包括了李仁义、禤智红、曲芬芬等国家一级演员在内的多位优秀演员。据编剧曾志灼介绍,《广州站》从今年3月通过广州文研院的“广州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开始推动创作,至今已有八个月。在过去这段时间里,剧组深入生活、调查研究、集中讨论,精耕细作才打磨出了这部作品。
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最早进入祖国大陆的城市,“广州站”也是许多南下创业者重要的驿站。43年来,广州火车站见证了无数人的悲欢离合,它不仅是城市的地理地标,也是一座精神坐标,更是几代广州人的集体回忆。2018年,广州火车站将面临改建,此次广州友谊剧院把“广州站”搬上话剧大舞台,也是为了留住这份宝贵的回忆,讴歌大时代带来的翻天覆地的美好变化。
现实题材创作井喷本土原创发力
“这部剧的题材非常接地气,讲述的都是我们身边的故事,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会很有亲切感,连排时候不少演职人员都忍不住感动落泪了。”曾志灼说。
据悉,《广州站》取材于广州英雄模范谭耀华的真实故事,通过艺术加工,作品集中凝练地展现了这些扎根基层的干部形象,戏里主人公舒有为虽然其貌不扬,但在公义面前明辨是非,对弱势群体关怀备至,除了维持治安、办案破案,他还帮助南下打工人解决困难,渡过难关。饰演“舒有为”的演员李卫东透露,他个人经历与剧中派出所所长非常契合,所以对这个人物特别能感同身受。演员禤智红在剧中饰演的是一位“劳模客运员”,她说:“他们虽然一直默默工作,但在他们的身上,仿佛有一种光亮,深深打动、鼓励了我。”
2018年恰逢广州文研院建院50周年,今年全院共计6部现实题材作品在广州演出,分别是粤剧《岭南人家》、舞剧《醒狮》、粤剧《初心》、粤剧《风起南粤》、话剧《花好月圆》、话剧《广州站》,其中三部入选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广东站)展演”》,在首演之后,《广州站》还将于12月2—3日两晚在友谊剧院上演。
省市联动,共同讲好“广州故事”
此次通过话剧《广州站》的排演,广州文研院也开启了和友谊剧院在戏剧领域的合作。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小燚希望,通过此次省市联动、机制创新,充分发挥艺术家的专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向世界讲好广州故事。
近年来,友谊剧院开创“项目制”剧目生产模式,创演了包括《盛夕楼》《等你归来》《皇帝的新装》《孟母说》等多部本土原创剧目,剧场也从过去单一的演出场所转变本土艺术家展现才华的平台,既充分发挥了剧场的资源优势,又有效聚集了艺术创作和表演人才。
从2012年起,广州文研院便开始启动广州戏剧创作孵化计划,自2016年起向社会征集孵化剧本,在排演剧目方面也尝试与不同单位合作。此次,话剧《广州站》将推广本土好剧与文化惠民相结合,从而达到出人、出戏的目的,“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社会现实,深入人民生活,讲好中国故事,让更多的优秀剧目走入寻常百姓家。”友谊剧院总经理彭成碧说。
新闻推荐
专题第十四届中国皮肤科医师年会暨全国美容皮肤科学大会(CDA)于2018年11月8日-11日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