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与兴中会
据新华社广州11月14日电1894年,孙中山写了长达8000多字的《上李鸿章书》,建议清政府仿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通过改良途径实现救国,但李鸿章并未接见年轻的孙中山。
1894年10月,孙中山再赴檀香山,决心组建革命团体,并得到当地华侨支持。同年11月24日,中国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宣告成立。
1895年1月底,孙中山到达香港,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并以此为基地,准备在广州发动反清武装起义。
1895年3月,孙中山回到香港商议起义策略,决定在九月初九重阳节(10月26日)举事。但因知情者告密,兴中会起事的消息被清政府获悉。起义失败,孙中山被迫逃亡海外。1896年10月,孙中山在英国伦敦曾被清公使馆诱捕,经英国友人康德黎等营救脱险。此后,孙中山详细考察欧美各国的经济、政治状况,研究了多种流派的政治学说,并与欧美各国进步人士接触,三民主义思想由此初步形成。
1905年,兴中会与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合组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并系统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体系,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进程。
1911年10月10日,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爆发,清朝的专制统治最终覆灭,辛亥革命取得胜利。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
新闻推荐
消费需求日益碎片化,企业凭借一两个大单品打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业绩连续下滑的压力下,可口可乐不得不寻求转身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