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法官王华睿的硬脾气和人情味

南方都市报 2018-11-05 06:25

王华睿在执行现场。

王华睿

在执行战线上工作14年,先后获得个人荣誉数十项,连续8年被评为天河法院执行能手,连续10年考核优秀,7次受到嘉奖,5次荣立三等功,1次荣立二等功。14年来,王华睿执结案件超过6000件,年均结案近400件。无一执行错案,无一投诉信访,妥善执行了一批大案、要案。

他脾气特别硬,有时连我的情面都不给。———广州市天河区法院执行局老局长赵飞龙

很有人情味,办事很耐心。———申请执行人苏伯

王华睿说

打官司就像看病,判决就是开处方,执行就是动手术,不能错、不能乱。

执行的真谛在于兑现,但执行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的职责就是把这种遗憾尽量减到最小。

大多数案件都无法避免遗憾,我会做到问心无愧。

“他脾气特别硬,有时连我的情面都不给。”广州市天河区法院执行局老局长赵飞龙这样评价下属王华睿。

“很有人情味,办事很耐心。”申请执行人苏伯口中的王华睿又是另外一个形象。

“话不多,不来事。”执行局同事吴军眼里,王华睿沉默少言,比较独立。

“他是个话挺多的法官,在执行我们案件的时候,讲起法律来简直滔滔不绝。”在被执行人代理律师张小江眼中,王华睿会苦口婆心地释法说理,像个话痨。

助理许美凤说他“做嘢好细致”;“胆子大,做事特别拼”,这又是执行局法官同事李端对王华睿的印象。

广州市天河区法院执行局法官王华睿,这样在别人眼里“多面”甚至是“矛盾”的一个形象,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的“多面”和矛盾

“打官司就像看病,判决就是开处方,执行就是动手术,不能错、不能乱。”广州市天河区法院执行局执行三庭庭长王华睿,这名在法院系统工作了20多年,在执行法官岗位上干了14年的老法官,说话时最喜欢打比方。

王华睿今年46岁,来自河南的他身上透着一股北方汉子的硬朗、耿直气息。王华睿在单位不苟言笑,同事对他的印象是“话不多,不来事”。但由他经手办理的执行案件当事人却评价,“这个法官太能说、太会说了,讲起法律来滔滔不绝,道理是一套一套的”。

不同人口中的王华睿,形象是“多面”甚至是“矛盾”的。有执行案件的申请人说王华睿“是我遇到过最有人情味、最会体恤人的执行法官”;但在单位同事眼里,王华睿却又是一个“脾气倔,认定了的理就不讲情面”的形象。

天河法院执行局的搭档对此深有体会,每次局里开会讨论案件,或是合议庭三名法官合议案件,王华睿总是有自己的意见。他认为有问题时,总是会毫不客气地指出“你这个方案不行!”“你这个理解不对!”

王华睿对此的看法是,“合议就是要把问题提出来,拿到台面上来讨论,而不是走过场走形式”。在王华睿参与合议的案件中,60%以上都会有不同意见和分歧,而他总是那个提出不同意见的“少数派”。

他的不讲情面

天河区法院执行局老局长赵飞龙是王华睿的领导,也是王华睿口中的“师傅”。

但在涉及到法院工作上的问题时,王华睿却敢于在老领导、“师傅”面前提不同意见,甚至拍桌子。2016年,天河区法院执行局接到一项任务,要求补录该院全部执行旧案中全部涉案人员的身份信息。时间紧、任务重,局里安排的落实方案因实际情况作了多次方向性调整。

眼看着时限将至,王华睿再也沉不住气,跟老领导解释不断修改方案将会牺牲掉效率,他情急之下甚至跟老领导拍了桌子。最终,老领导被说服,按照既定方案执行,最终团队如期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

王华睿的这次“顶撞”并没有惹怒老领导,相反老局长赵飞龙也是在执行岗位上工作多年的法官,也深刻理解“效率”对于执行工作推进的重要性。在其他同事看来,老局长和王华睿这对师徒之间的这种碰撞,恰恰是一种惺惺相惜的表现。

王华睿在工作中的这种耿直、强硬性格,一开始容易引起同事的误会,但时间长了,大家都熟悉了他的行事风格,彼此越来越默契。“我需要对经办的案件负责,对我职业负责。”王华睿这样理解与同事在工作中的分歧和争执。

他的耐心理解

相比于对单位同事的直接、坦诚,王华睿更愿意把耐心留给案件当事人,“我会尽量多倾听当事人的意见,理解当事人的需求”。

执行工作面对的是最基层最一线的矛盾,房屋搬迁、追讨欠薪、债务执行,“执行是动手术,是割肉,当然会疼”,因此王华睿和他的执行局同事们,日常面对的都是错综复杂的矛盾。

王华睿曾经手一宗倒闭餐饮企业员工的集体讨薪案件。当时被执行企业已停止经营,老板和股东失联,除了一堆厨具设备被查封外,其它找不到可供执行的财产。面对74名被欠薪的劳动者,王华睿说“老百姓的事不是小事,不能让劳动者流了汗又流泪”。几经周折,王华睿成功劝说了某承租方,以15万元的高价收购了被查封企业的厨具设备,另外还自愿垫付了数十万元的工人工资。

王华睿办案过程中办法多,擅啃骨头案。猎德城中村改造搬迁执行案,离最后分房只有5天的时间里,他带领团队成功说服最后2位“钉子户”放弃了过分要求,参加摇珠分房,实现了猎德村拆迁改造零强拆,被最高院评为优秀案例。

在另外一宗买卖纠纷执行案件中,当事人苏伯因为买下的房屋被开发商错误过户,而实际占有人又不肯交付,案件执行了多年也没有进展。王华睿从兑现苏伯利益的角度出发,说服存在过错的开发商用以房换房的方式来弥补。但两处房子的地理位置、环境等各方面相差较大,苏伯一开始不能接受。

王华睿推心置腹地跟苏伯打比喻,“两套房就好像两块蛋糕,大的那块虽然漂亮但是吃不到,小的那块虽然差些但马上能得到”。苏伯最终接受了以房换房方案,这宗迁延多年、涉及复杂历史遗留问题的执行案件宣告终结。

一名被执行人的代理律师评价,王华睿在办案的时候会完全坚持原则,但同时又有很大的灵活性。

王华睿自己则认为,执行的真谛在于兑现,但执行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的职责就是把这种遗憾尽量减到最小”。

他的智慧和担当

在同事眼中,王华睿经验丰富,办案不怕麻烦。在领导眼中,王华睿是关键时候能够顶得上去,镇得住场面的那位。

面对一名占用他人厂房,十多年不交租金也不肯搬离的被执行人,案件已经进入执行程序3年多,被执行人还在谈好了方案之后多次变卦,王华睿最终决定组织人力进行强制搬迁。未料,这名女执行人竟以自残抗法。王华睿及时控住场面,将被执行人送医救治,但同时又坚持原则,做好安抚、解释,被执行人最终也只能接受现实。

2017年,一家电商平台因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400多名员工被欠薪引发劳动争议。系列案件涉及总标的800多万,但电商平台除了一百多台电脑外,没什么可执行的财产。王华睿作为该案经办人,面临2种执行方案的选择。一是直接查封拍卖电商公司的现有设备,拍卖变现,但这样能够挽回的工人工资将少得可怜;另外一种方案是允许电商公司继续经营,用每月的经营款分期支付工人工资,但这样将面临部分申请人的质疑,以及一定的风险。

王华睿详细了解了电商公司的经营、财务、诚信状况,认为强制执行绝不是最佳执行方案,只有让公司继续经营下去,员工权益才能进一步实现。

最终,他说服了被欠薪的员工暂时退让一步,给企业以充分喘息时间,同时电商平台拿出合理的分期付款方案。从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王华睿团队的“紧盯”之下,涉事电商平台通过继续经营,从经营款中兑现了员工工资326万多元。从结果看,王华睿选择的存在一定风险的执行方案,但效果远胜于简单粗暴的强制执行。

采写:南都记者吴笋林实习生郭庆楠通讯员许琛阚倩

新闻推荐

穗港电影人就影视产业合作献策 人才培训将成为促进穗港合作的突破点

昨日,穗港影视产业合作主题座谈会在广州举行。来自香港的电影界代表团与广州的相关负责人及影视产业代表齐聚一堂,就穗港电...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