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两岸之变 珠江穿城 走读40年水路财路

羊城晚报 2018-10-31 13:40

珠江两岸越来越美

文/羊城晚报记者 何伟杰

改革开放40年,究竟为广州这座城市带来什么?一江两岸或许是最好的见证者。从上世纪80年代的“宁要‘河北’一张床,不要‘河南’一间房”到如今广州要打造“一江两岸三带”,一条珠江穿城而过,道尽40年羊城巨大变化。

珠水 这条鱼见证珠江水越来越好

对于在珠江边土生土长的广州市民陆华廷而言,他大半辈子都与珠江有着扯不清的关联。父亲陆新民曾任西郊游泳场场长,陆华廷8岁那年便跟随父亲在泳场里游泳,他依稀记得,那时的西郊游泳场用的都是纯正的珠江水。9岁那年,陆华廷第一次参加畅游珠江活动,当时的珠江水比较清澈,往下潜还能摸鱼捉虾。游到海珠桥底,还能听到桥面上汽车传来的轰鸣声。

自那时起,陆华廷爱上了横渡珠江,自此年年参加。2006年,中断了29年的横渡珠江重启,陆华廷第一时间去报名。下水的那一刻,他坦言,自己有点失望,“老实说,水质没有以前那么好,比较浑浊。”比陆华廷更早认识到广州水环境需要改善的,是广州市委市政府。2002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在率领珠江流域9市党政一把手视察珠江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集体横渡珠江”的设想。时任广州市市长张广宁表示,横渡珠江并非仅仅下水游泳这么简单,它表明的是广州对珠江整治的决心。

一场全民治水战就此打响。

“水好不好,看游完痒不痒就知道,现在游珠江已经不会痒了”。陆华廷表示,从2006年至今,他曾连续横渡珠江十年,水质确实有了不少好转。2015年,55岁的陆华廷最后一次参加横渡珠江,他终于从水里捉到了一条鱼。

有类似感受的不止陆华廷一人。随着近年广州重拳治水,很多沿岸市民开始感受到,广州水环境确实在悄然好转。

“从2016年开始,我们这里的水质开始好转。”住在驷马涌边上的市民慕容森林告诉记者,作为珠江的其中一条支涌,驷马涌一直是臭名昭著的黑臭河涌。为解决雨污合流溢流产生的瞬时高污染负荷、大流量污水等问题,驷马涌引入创新工艺进行科技治水。如今的驷马涌已经基本做到去浊回清,在慕容森林看来,这不仅仅是一条河涌变清的问题。“以前驷马涌的污染物都直接流入珠江,现在污染物通过河涌的净化系统就能得到治理,如果未来所有支涌都是这样,那么可以预见,整条珠江的水质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从单打独斗到全民守护母亲河

如今,越来越多市民参与到广州治水中来。从2017年起,广州开始对外公开招募“民间河长”,引导公众参与和监督河长制工作。越来越多市民担起“民间河长”的角色。广州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广州已聘用民间河长共814名。除了成年人之外,学生群体也参与到治水当中来。荔湾区在全国首创提出在学校中聘请“民间小河长”。

母亲河的守护从以前政府“单打独斗”向全民参与转变。在很多环保人士看来,其中意义非凡。民间环保人士高毅坚表示,随着全民治水的氛围日渐浓烈,公众与政府在治水上终于构建了一个“面对面”交流的平台。

两岸 40年来广州经济中心依水而生

改革开放40年间,不仅珠江水逐渐去浊回清了,一江两岸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催生了人民路商圈的崛起。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人们都说“不到南方大厦,不算到了广州”。可见在沿江西路上的南方大厦是广州当时的标志,人民南路、十三行商圈也成了当时的市中心地区。被誉为“广州扫街元祖”的市民李瑞然此前曾记录过多张人民南路商圈的盛景,上世纪90年代,西壕路依然人头涌涌,这里不时还会举行美食节。

上世纪80年代,广州坊间流传一句俗语:“宁要‘河北’一张床,不要‘河南’一间房”,可见当时珠江两岸发展存在明显差距。随着时代变迁,广州的经济发展重心不断优化,从原来的人民路商圈、到珠江新城,再到如今的琶洲、金融城,昔日的郊区如今逐渐崛起。近年,广州提出“一江两岸三带”发展战略,更是着手整合沿岸优质资源,向珠江两岸注入创新内涵。

“梳理广州经济中心的变化,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华南城市研究院生态环境与低碳城市研究所所长王瀚表示。“一口通商”时代,广州对外连接的重要贸易区是位于珠江边的黄埔古港;改革开放之后,人民路、沿江路一带因临近珠江,得益于便利的航运条件,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商贸中心;如今广州不断向东发展,经济发展重心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昔日黄埔古港一带(今天琶洲地区)……但无论怎么变化,广州的发展脉络始终是围绕着珠江演绎的。不同的是,以前的经济中心依江而生,大多是出于对自然资源和区位交通条件的依赖;如今迈入新时代,昔日通过牺牲环境来换发展的落后产业已悉数迁出,如微信、阿里、唯品会等新经济产业纷纷选择布局在珠江沿岸,更多是因为珠江优美的环境和深厚的人文氛围吸引大量人才聚拢。

新闻推荐

社区建设 希望有更多老街区焕发生机

习近平总书记的到访,为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这个蛰伏了10年之久的广州著名骑楼街带来了无限生机和希望。一位年逾八旬的婆婆...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