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不用打分” 教师建议家长对学校要组织的活动不必太紧张,过程比结果重要

新快报 2018-10-22 14:00

■图/廖木兴

对于名目繁多的课外活动,家长有赞有弹,不过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广州市内各中小学的教师对此反应淡定。有学校校长表示,教育是立体式的,让学生参与校内外的活动,是融合教育的出发点。有小学教师表示,学校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家长不必太紧张,“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不用打分”,“过程比结果重要”。

“课外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机会”

“其实就是一个给家长和孩子更多时间相处的机会而已,这和考试不一样,不用打分。”陈老师是在黄埔区一所小学的班主任,她告诉新快报记者,留意到网上吐槽学生经常被要求写征文参加各种比赛的文章,“有的学校的做法是把征文和语文课布置的作文合并,这样就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否则有家长会有意见。”陈老师坦言,学校有时候接到各种征文的约稿,老师也很头痛,“不给面子不参加不行,参加了又自然希望拿到好成绩”。

陈老师建议家长不必太紧张。“以设计班徽为例,大部分班级都会遇到参加校运会的情况吧,总不能美术老师给几十个班各设计一个班徽,班主任发动同学或者有这方面技能的家长帮忙设计也是情有可原。”她说,遇到这种事,首先是家长要放轻松一点,然后还要引导孩子不要进行攀比,小孩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做得好不好,可能和以大人的角度看的结果不一样。在校方看来,这种集体课外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机会,如果太突出个人反而与初衷背道而驰。另外,课外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所收获,“手工作业到最后都是拼家长”的观点完全无助于达到这一点。“一句话,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是我们一直在引导家长的。”陈老师告诉新快报记者。

“安排活动要与学校特色关系密切”

一位小学校长表示,该校开办课外活动有几条原则。首先当然要判断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和价值,没有这个最关键的标准就会背离融合教育的初衷。其次,还要考虑是否含有商业因素,如果有就需要慎重。同时,学校也会考虑课外活动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的额外压力,如果学校近期的活动已经比较多,就不宜再组织新的活动。最后,活动能否办起来,还要看活动与学校特色文化有没有联系。

“校方一般从以下几点去策划安排活动:一是与学校特色关系密切;二是没有商业因素或商业能与教育匹配;三是若由社会机构承办,最好能与教育行政部门联合举办,这样较易发动起来,成果也较有权威性。”该校长向新快报记者解释。

■统筹:新快报记者李应华■采写:新快报记者李应华邓毅富肖韵蕙朱清海谢源源

新闻推荐

小学生看望抗战老兵,聆听革命故事 “老兵爷爷, 我们来看您了!”

重阳有温度扫码看详情特写南方日报讯(记者/马立敏通讯员/黎伙珍)“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17日上午,黄埔老兵...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