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7人获评“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 (排名不分先后)

增城日报 2018-09-11 02:15

增城中学陈亚丽:教书育人 无怨无悔陈亚丽,1983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执教35年来,她担任班主任15年、英语备课组长16年,带过多届高三毕业班。说起自己的教师生涯,她说:“教书育人,是一件让人无怨无悔的事情。”在陈亚丽看来,当教师尤其是当班主任,日常事情细小、繁琐,什么地方考虑不周、指导欠具体,什么地方就容易出问题。比如,随手关门关灯或轮流值日,那本来都是很小的事情,其中却有育人的“大文章”,如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团体合作意识等。在她的影响下,她所任教的班级多次获得“文明班”或“先进集体”称号。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她深刻体会到,“教过”不等于“教会”,“教过”容易做到,“教会”却是很难的事情。有时,她会手把手地教,恨不得把心都掏出来。陈亚丽虽教学经验丰富,但从不满足于现状,对教学她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为提高教学质量,她研究得深而广,从课程标准到教材、教法的每一个细节,她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她的课堂教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本。她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业务,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她要求自己在两方面努力。一是打业务底子,挤业余时间不断自学,参加各种研修班。二是认真备课,一丝不苟。她为自己立下规矩,绝不做照抄照搬教学参考资料的人,要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她每次备课,都要求自己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手中有法”。执教以来,她上过无数的公开课。为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几乎每节课她都公开,就连教学设计、批改的作业也全部公开。陈亚丽说,她希望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求知、怎样生活。陈亚丽

中新中学成武安:为教育事业默默耕耘成武安,2001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其教学基本功扎实,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各方面表现突出、成绩显著,先后被评为“增城区优秀党员”“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骨干教师”,是广东省省级骨干教师首批培养对象,现为增城区第一届中学物理教研会会长、中新中学副校长。在教学工作方面,成武安形成了有特色和有效的教育教学风格。在派潭中学任教期间,所任教班级在2008年广州市高二物理水平测试中,ABC率达97.3%,超增城区(91.6%)和广州市(80.81%)的平均水平,排名增城区第一;2012—2014学年,在增城中学任教期间,所任教班级的历次考试成绩无论是平均分、优秀率还是合格率,都稳居年级第一名。此外,在2015年高考中,所教学生李威毅获得增城区高考总分第一名。在管理方面,成武安于2009年全面负责派潭中学高三级管理工作,并获得该校史上第一个“广州市高中毕业班工作”评比一等奖。2015年,他担任增城中学高三年级组长,在2016年高考中,该校1038名考生中上线重点本科的有325人,重点率为31.31%;本科以上的有984人,上线率94.80%;专科以上的有1037人,上线率为99.9%(其中文科高考上线率为100%),还有3名考生被录取为飞行员。尽管教育教学成绩斐然,但成武安从不忘学习,业余时间总是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并多次被评为“广州市优秀辅导员”。其中,在2014年第3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所辅导学生1人获广州市二等奖,7人获广州市三等奖。此外,作为增城区第一届中学物理教研会会长,他积极为增城区物理教学及青年教师培养等工作建言献策,并多次主动承担全区公开课和专题发言。成武安

区职业技术学校梁珠芳:职教领域谱新篇2000年大学本科毕业后,梁珠芳一直在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任教,先后担任班主任、教研员、教研组长、教研处副主任等,是广州市中职电子电气教研会理事、广州市特约教研员、广州市机电专业带头人、广州市骨干教师,增城区优秀教师,广东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专家、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她爱岗敬业、师德高尚,18年来一直在教学一线辛勤耕耘,取得了优异成绩。梁珠芳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策略,形成独特教学风格。她多次上全校示范课,在全国生本教育培训班上公开课,受到好评,其教学工作及参加教师技能大赛成绩非常突出。2008年,她被评为“增城区优秀教师”;2010年、2016年被聘为广州市特约教研员;2016年入选为华东师范大学徐国庆教授工作站第一批学员。梁珠芳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教育科研获奖方面,她的论文《实施项目教学,提高<电机与变压器>教学的有效性》获广东省一等奖; 2008年《PLC课堂“以生为本”的实践与思考》获得全国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7年《更换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项目教学设计》获得广州市一等奖。在论文及著作方面,她近年有10多篇论文在《教育导刊》《广州教学研究》《职业教育研究》《现代教育论丛》《职业技术教育》等刊物上发表。在科研课题方面,2013年主持广州市课题“研讨生成课型优化课堂的实证研究”,结题成果在广州市质量提升工程成果展示会上交流;参与建设的精品课程已于2016年通过验收,被评为“广州市级精品课程”。梁珠芳不断提升专业能力,辅导学生参赛取得了不少成绩,还被聘为广东省、全国技能竞赛裁判专家。她分别在辅导、技能竞赛裁判、培训方面取得骄人的成绩。梁珠芳

新塘大敦中学古峻安:忠诚于教育事业古峻安自2000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立足于农村学校——新塘镇大敦中学。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遵守国家法律与法规,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他敬业、爱岗、爱生,以生为本,关心学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他在言行举止等方面给学生做出了好的表率,深受学生爱戴。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古峻安主动了解掌握学科课程设置的教改方案及教育教学改革动态,追踪学科的教研信息,坚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修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他带领增城区体育教师从2013年至2017年间,陆续考取华南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现已有6人获得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硕士学位。从2003年9月至2013年8月担任班主任,先后获得区级、市级优秀班主任称号。工作以来,古峻安结合农村学校实际,改变教学观念,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其功能性体能训练的课堂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在近三年的体育中考中,所教授的班级都进入公办初中前5名。古峻安善于总结教学经验,潜心研究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一种既轻松又愉快的教学氛围。在一次广州市体育骨干教师教学观摩课的评课中,一名专家这样评价:“该课堂教师的姿态表现、语言调动、情绪感染、精神激励等都很有活力、很有激情,使学生在生动、愉悦、自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中激发活力、挑战激情、表现青春、从而创造活力,是一节"以科学活力激发青春热情",符合素质教育的优秀课例、值得推广。”他研究的课题《篮球运球》在2015年6月获得增城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评选二等奖;被推荐成为广州市级优课。在近两年里,他根据教学实践及成绩数据写作的论文,参加全国评比连续获奖。在课题研究上,他跟随着广州市名教师、华师教授等学习科研方法。2016年10月,他申报的课题《体育教学活动中农村初中领导力培养的策略研究》也获得省级专项课题立项。

石滩中心小学李小萍:积极进取 争当先锋李小萍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在各项工作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2004年、2010年被评为“增城区优秀教师”;2012年6月被认定为增城第二批中小学市级骨干教师;2012年9月被认定为广州市第二批中小学市级骨干教师;2014年3月被授予增城区“三八红旗手”称号;2014年7月被认定为广州市“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2014年12月被认定为增城基础教育系统首批名教师。李小萍在教学中精益求精,深入钻研教材,关注英语教学改革动态,并且注重通过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技能。2008年5月,她去香港学习,回来后利用所学,为教师作“语音教学”“任务型教学”等系列讲座,以更新大家的教育观念,暑假期间还与全市英语教师交流;2010年5月至2011年3月,她参加了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小学英语学科省级培训,将专家教授们讲的理论知识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之中;她还参加了省名师工作室跟岗学习,深受启发,从而展开有特色的小学英语教学追寻之旅。从教英语10多年来,李小萍虚心好学,努力钻研教学业务,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注意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李小萍善于创造多种情景进行师生交际对话、学生会话、学科代表即兴演讲、故事表演等,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并能采用多种形式教学让学生直接参与英语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教学成绩斐然,她多次被评为镇、区的优秀教师,2010年被评为“增城第四届中小学教学能手”。在石滩镇指导中心承担业务员后,李小萍始终把教科研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以提高全镇小学教学质量为目标,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践。通过每学期举行全镇专题教研活动、课改现场会,总结推广先进的课改经验,为教师开设专题讲座、进行课例点评,对教师进行指导。任现职期间,李小萍常认真总结教科研工作,撰写的论文和课例有多篇在刊物上公开发表,多次获奖,教科研能力得到了区教育局、教研室的充分肯定。

富鹏小学黄勇明:做好教书育人本职工作从教19年,黄勇明先后担任过教导处主任、副校长等行政职务,受聘为广州市小学数学教研会理事、特约教研员,增城区小学数学教研会会长等,并一直承担数学教学工作。他思想进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政治思想上能严格要求自己,品德高尚,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勤于学习和钻研,积极投入课程改革和课题研究。任教以来,黄勇明任教了一至六年级大循环教学。在数学教学中,他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尤其是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对新知识学习的影响,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进行精细解读,做到“读懂、读通、读活”;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根据课型特点和教学规律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构建“简约质朴”的常态课堂。2014年5月,黄勇明参加了广州市小学数学教师(非青年组)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执教的课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获得市二等奖;在2017年1月执教了区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研讨课,受到区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一致好评。黄勇明平日积极参加市、区、街、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他指导了一批青年教师的成长,如指导姬艳老师参加广东省第七届小学数学说课比赛,并获得一等奖。在主管数学科教研工作期间,黄勇明认真策划和组织学校的教研活动,指导科组制定好研究主题和内容,并抓落实。在学校举行的“研读教学用书,有效开展集体备课”的备课模式展示活动中,受到街和区教研部门的高度评价,并在区里逐渐推广。此外,他还主持了两项市级课题,撰写的论文在《增城教育》发表,并面向全区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就问题解决教学策略进行了专题讲座。黄勇明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品行、习惯教育,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他提出“以德育人,以礼育德”的德育思路,以礼仪教育为突破口,运用课题的方式,探索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途径和方法。他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了10篇教学教研论文,获得区级以上奖项共19项;先后获得“增城区名教师”“增城区骨干教师”“广州市骨干教师”“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小学数学十佳青年教师”“广东省小学数学优秀工作者”等称号。

石滩中学单楚宗:为增城教育好生态而努力单楚宗从教23年,一直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他坦言,要致力打造增城教育好生态,为构建增城和谐教育而努力。作为石滩中学校长,单楚宗仍坚持一线英语教学工作,是学校英语学科的带头人,也是增城区中学英语教研会副会长。他积极组织、参加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课例研讨、说课等教研活动;坚持开展“群雁高飞头雁领,当好班主任的左右手”等专题培训讲座,每个学年都主动承担区或学校的示范引领研讨。目前,石滩中学正在实行“全效共进”课程改革,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导学案”的编写和有效使用。为了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在2012—2016学年期间,他先后到山东杜郎口中学、上海闸北八中等名校学习使用“导学案”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通过走进名师的课堂与专家们面对面交流,积极探索激情励志教育,大胆创新薄弱学校的管理模式,对改造薄弱学校有一些经验和成效。此外,单楚宗还积极抓好班主任(级组长)的德育常规工作,制定出科学的、操作性强的班(级、校)工作计划,并不折不扣地加以落实。通过开展“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爱我家”演讲,以及评比“勤学之星”“文明之星”等活动,全方位对学生加强励志教育。同时,要求班主任坚持每天6时45分到课室检查读书情况,晚自修对学生进行耐心的辅导,大幅转化后进生,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得到了提高。2017年9月,单楚宗在石滩中学以“超越自我”为办学理念,实施个性化素质教育,以“明德至善、博学笃行”为校训,“优势汇聚、传承发展、融和共进”为准绳,初步探索推进GIFT课堂改革模式。同时,他以“内要团结、外求发展,内强管理、外树形象,内抓提质、外造品牌,内创特色、外做贡献” 校园管理工作方针,围绕“一年稳步提高,二年长足发展,三年办出特色”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学校新的建设规划、发展定位、办学要求和全校的奋斗志向,在探索现代化教育发展、办学特色等方面拓步前进,努力打造增城教育好生态,构建增城和谐教育。

近日,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表彰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决定》,授予全省1179名教师“南粤优秀教师”称号,130名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增城区7名教师榜上有名。其中,陈亚丽、成武安、梁珠芳、黄勇明、李小萍、古峻安等6名教师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单楚宗获“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文、图/记者黄婧琪

新闻推荐

一届增城区委第三轮被巡察单位公开整改情况

本报讯(记者姚玉函通讯员曾巡宣)按照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和区委统一部署,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一届区委第三轮巡察采取常...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