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气质:“效率年”刷新“海珠速度” 437个审批事项提速办理,节约近3000个工作日

南方日报 2018-08-22 07:10

广州创投小镇“海珠政务”服务驿站启动,海珠区科工商信局分管领导向相关负责人颁发绿色通道服务电子卡。南方日报记者符超军摄

“海珠政务”微信公众号开通,首创280多个事项实现全流程微信办事。

南方日报记者符超军摄

“小区和新建的一样靓!”不久前,海珠区基立新村社区兰蕙园微改造项目顺利通过工程竣工验收。而在兰蕙园改造过程中,曾遇到如何解决历史违建等难题,最终在社区自发成立的“微改造建设委员会”的协调下得以顺利解决。来自基层的创新探索助力兰蕙园完成了“蝶变”,如今该项目辐射并惠及群众约3.6万人。

兰蕙园的改变是海珠区蜕变发展的一个缩影。当前,海珠区正由传统老城区、老工业区向现代化中心城区迈进,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用改革破难题、除障碍。

结合“效率年”工作,海珠以效率促效果、以实干促实效。目前,海珠区25个部门的647个审批事项,已有437项实现提速办理,比法定实现节约近3000个工作日,提速率达50%,成为海珠区争当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的生动注脚。

改革红利不断释放。2017年,海珠区新注册登记企业约2.7万家,同比增长18.69%。

改革脚步更有力。在新的发展坐标下,海珠区正以更高的标准和改革的思维去谋划经济发展、城区建设、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工作,寻找适宜自身发展的方向、路径和举措,成为广州践行新发展理念,打造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重要战略支撑区。

●南方日报记者宾红霞傅鹏昌道励

1先破后立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对于很多行业巨头来说,琶洲优越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人才资源极具吸引力、值得布局,但为何如今只有互联网和电商行业拔得头筹?

“过去的土地出让是"价高者得",但琶洲土地招商是先设定产业方向和准入门槛。”海珠区招商办有关负责人一语中的。

拒绝“价高者得”的诱惑并没有那么简单。海珠区招商办相关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用作房地产用地,仅2.1平方公里的琶洲西区,其通过卖地即可拿到1000亿元。

对此,有城市规划专家分析说,先设定产业方向和准入门槛的做法,是把传统卖地作了延伸,把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及土地供应作了高度整合,站在城市发展及产业转型高度进行谋划与实践,促进了城市有限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一个细节可以看出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对于入驻企业的精挑细选。琶洲管委会相关负责人透露,当时与腾讯广州总部大楼同期洽谈的18个大项目,层层把关之后,只有腾讯广州总部大楼成为了唯一入选者。

但是,项目进驻的高门槛往往也意味着招商的高难度。特别是对于“巨无霸”项目来说,从土地出让到项目建成之间的真空期成为产业导入的一大难题。而在今年上半年,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却在大多数项目还处于建设期时,拿下超65亿元的营业收入。

“我们在全国首创了边建总部、边来总部、边育产业的"三边模式"。”海珠区招商办招商科工作人员解释道,这种招商模式要求企业“拿地第二年就要有贡献”。以腾讯为例,尽管其项目还在建设中,但微信平台、QQ邮箱、手机安全软件的研发销售业务早已落地。

与此同时,为推动琶洲快速发展,海珠区通过探索“并联审批”“绿色通道”等举措,进一步简化建设工程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量身打造了项目审批和服务管理的“琶洲模式”,推动项目从土地出让到动工建设仅花了10个月时间。

如火如荼快速建设的琶洲成为了海珠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的生动写照。如今,恰处于发展黄金期、战略期和机遇期的海珠区,正全力念好改革“破字诀”和“立字诀”,坚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大胆探索、先行先试,高标准大力度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

2化繁为简效率跑出“加速度”

“要不是海珠区提供了这么高效的招商服务,我们绝不可能提前完成总部下达的命令。”对于“海珠速度”,中石油南方总部项目筹建组项目经理袁坤深有体会。

此前,面对总部下达的“一个月内完成项目选址、公司注册、税票开具”的命令,袁坤一度觉得“不可能完成”。但在海珠区招商办的帮助下,最终袁坤在1天拿到工商营业执照、3天内办好增值税开票业务。

高效率的背后是海珠区大刀阔斧“瘦身割肉”、化繁为简的改革。

以“马上就办,最多跑一次”为路径,打破进不去的“玻璃门”,坚决消除“中梗阻”,海珠区推动建立优质高效政务服务体系。全区25个部门647个审批事项,437项实现提速办理,比法定时限节约2966个工作日,整体提速率达50%。

其中,156个事项实现“马上就办、立等取证”,占非现场勘查类事项的45.61%。优化网上办事大厅建设,目前海珠区可网办率达99.68%,到现场低于一次事项占比95.72%。

“以前查个社保都要去政务服务大厅,一来一回浪费不少时间。现在点点手机就什么都搞定了。”打开“海珠政务”微信公众号,登录“民生服务超市”,就能实现社保查询、纳税查询、公积金等多项功能;点击企业“绿色通道”服务电子卡,即可在线申办超过430项事项。

这是海珠精耕“互联网+政务”试验田,加快互联网与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推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以“数据跑路”替代“群众跑腿”推出的掌上一端服务。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今年伊始,海珠区开展“效率年”活动,以效率促效果、以实干促实效,进一步为精准服务提质增效。

“没想到这么顺利。”绿茵阁西餐连锁企业策划陈小姐拿着新批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和“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笑得合不拢嘴。得益于海珠区3月份推出的“容缺受理”创新机制,没带齐材料的她按时完成了公司交办的要在“黄金周”前在海珠区江南西商业旺地开一家分店的任务。

效率的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创新活力的不断释放。2017年,海珠区新注册登记企业约2.7万家,同比增长18.69%。

3惠及民生在基层实践中改革

当下,海珠区正积极践行“将改革进行到底”的要求,在生态建设、城区建设、社会管理等多方面发力改革。

“海珠区现有"三旧"改造地块745个,用地面积27.43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近1/3。这既是发展瓶颈,也是发展潜力。”海珠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结合创新创业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海珠区正寻求更新改造突破,打造了M+创工场、UP+智谷、洋湾创新岛、北岛创意园等一批主题产业园区,推动产业形态、周边环境、人口素质“三提升”。

去年10月,海珠区晓港东社区开始了老旧楼道改造。“老旧楼道改造是政府出资,但街道作为业主,需负责项目的招投标,如此大的工程,我们也少有处理。”昌岗街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他们基层工作人员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

特别是工程建设涉及手续复杂,往往“卡”在审批上,如何做到简化程序、加快审批?为此,海珠区对照该区“效率年”要求,组织研究了老旧楼道改造审批绿色通道,探索审批事项各环节实行并联审批机制,推动实现了审查审批即时即办。

其效果也立竿见影,目前,项目中的6栋楼宇已经基本完工,排除春节、国庆等影响施工的因素,折算下来一个老旧楼道的改造所需时间仅约为90天。

在社会管理方面,海珠区也在不断深化改革。

一直以来,让每一个打拼者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是广州心中公寓总经理吴伟光的梦想。为此,吴伟光于2010年投身出租屋租赁行业,而他的创业过程也恰逢其时。

2012年以来,海珠区先后出台了平安幸福出租屋小区建设方案,提出了以“城区微改造、围院式管理、物业式经营、公寓式配套、滚动式发展”为核心的出租屋第三方协同代管模式,致力打造“租得放心、住得安心”的出租屋。

在政府的服务和扶持下,吴伟光带领心中公寓在海珠区成功升级改造7处村社旧厂房、村民旧物业,建成了7家门店,占地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代管出租屋2000多套。

目前,海珠区还有you+、保利公寓、万科泊寓、碧桂园碧家、乐乎、优势物业、世联红璞、梦想社区、窝趣等100余家类似企业在发展壮大,为海珠的创业者、打拼者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空间。

■专家观点

暨南大学教授、城市规划专家胡刚:

创新招商模式促进产业升级

事实上,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招商理念的创新就是把土地供应和城市产业规划高度整合,站在城市发展及产业转型高度进行谋划与实践,促进了城市有限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通过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把土地供给闸门,扩大土地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在源头上提升资源的配置效能,最终促进产业升级。

受人关注的“琶洲速度”背后也是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比如,为入驻的互联网巨头提供专人专组服务、开通绿色通道等,将过去企业可能需要跑多个部门的手续一起“并联审批”完成,为企业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

海珠区开展“效率年”,要深化营商环境改革,还是要从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三方面入手。一是要坚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门槛;二是构建与国际先进营商环境对接的机制,实现营商环境国际化;三是构建更完善的市场运行监管机制,构建对各类企业实行公平竞争的更完善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促进市场秩序的规范有序,促进资源配置效率效能进一步提升。

■样本

阿里巴巴的三个“想不到”

在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核心区域,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不日,阿里巴巴华南运营中心将在这里拔地而起。

“当初我是带着集团的"军令状"来到海珠的,1年内要完成项目施工的所有程序。”郭志豪是阿里巴巴华南运营中心项目报建团队负责人,正当郭志豪为办理报建手续时间紧迫而发愁时,琶洲政务服务分中心政务服务专员小冯找上了门。

“针对你提出的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启动"并联审批""一次办多事"的模式去推进项目建设工作,顺利的话,最快可以在4个月左右实现项目开工建设。”

“举个例子,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用地批准书。按照以前的模式,必须是先去区规划部门办理用地规划证和附图,再到市国土部门办理用地批准书。现在只需要你一次过提交两项审批的材料,我们可以一次性帮你办完两件事情。”小冯耐心的解释打消了郭志豪的疑惑。

一周后,郭志豪收到短信通知去琶洲分中心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用地批准书。

“说实话,我从事项目报建工作,也算是比较长时间了,没想到华南运营中心这个项目,却带给我三个"想不到"。”在接受采访时,郭志豪还对“琶洲速度”赞不绝口。

“第一个"想不到"是这里的营商环境已经达到了国际化的水平。自从我们意向拍取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地块开始,地方政府给了我们正确的指引,为企业落户节省了不少时间。”

“第二个"想不到"是审批时间快。工程报建业务仅用时4个月,比我们预估的时间足足快了好几倍。”

“第三个"想不到"是可以一次办理多项审批,材料不齐也能办。市区联动、联合审批这种模式不仅可行,还十分节省审批时间,这大大出乎了我的预料,以前在其他地方从来没有这么方便快捷过。”

郭志豪的“三个想不到”背后正是海珠区政府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谱写体制机制新篇章、发力优化营商环境的体现。“只有不断通过改革创新,写好"优化营商环境"这篇文章,才能不断提升地区竞争力,引凤筑巢,吸引更多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投资建设,助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海珠区有关负责人说。

■计划

建立优质高效政务服务体系

大力推进营商环境改革。要深化行政审批、商事登记、“放管服”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优化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和群众更多受益。

以“马上就办、最多跑一次”为目标,建立优质高效政务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审批程序最简、审批时间最短、审批服务最优。依托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打造海珠特色政务品牌。

提升对企业的精准服务水平,做到无事不扰、服务到位,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创造氛围。

积极争取琶洲地区在审批、产业政策、统筹协调等方面有更多权限,先行先试探索打造12平方公里的琶洲“创新特区”,争取将其纳入国家级创新平台。

新闻推荐

张硕辅到海珠调研时强调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走前列作示范 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和城市更新

南方日报讯(记者/陈思勤通讯员/史伟宗)8月13日,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硕辅到广州塔、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州创投小...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