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调解 高效便民 区法院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室工作纪实
8月7日上午,区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室仅用半小时成功调解了一起涉案金额高达67万元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双方当事人均表示满意。
调解员成功调解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2017年7月6日,肇事司机钟某驾驶小型轿车在朱村南岗村路外驶入G324国道时,与程某驾驶的无号牌二轮车发生碰撞,造成程某受伤。经过交警部门对事故现场的勘察取证,认定钟某承担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程某无责任。后经过鉴定,程某为六级伤残。2018年6月14日,程某将钟某与保险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各项费用。
走进法院立案大厅,本以为将要经历一场漫长的官司,但令程某没有想到的是,立案庭的法官接过诉状并了解案情后,引导他走进道交调解室,由经验丰富的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员进行调解。
区法院调解员陈虹宇收到案件后,认真审查了申请人提出的诉讼请求及提交的证据材料,计算各项费用,为后续调解做好充分准备。了解案情过程中发现,钟某对赔偿金额及责任认定存在异议。于是陈虹宇查询研究相关法律条文及案例,主动联络双方当事人,积极沟通协调,拟定了调解方案。8月7日上午,经过耐心听取双方意见,有针对性地反复沟通和劝解,陈明厉害关系并适时释明法律和情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以67万元赔偿金额调解结案,整个过程用时仅30分钟。
“作为增城法院聘请的一名基层调解员,我始终希望以贴近群众的语言、灵活的方法,做好法院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的调解工作。调解成功率上升、群众满意度提高,令我觉得这项工作很有意义。”调解员陈虹宇感慨地说。
成立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室化解纠纷
这只是道交纠纷调解室工作的一个剪影,同样的调解案件还很多。仅以调解员陈虹宇为例,她从2018年6月12日担任调解员以来,共接收道交事故纠纷案件60件,调解成功14件,协助调解成功5件,涉及标的共计2631422.65元,调解成功率达31.6%。
“道路交通事故纠纷案件如果要走诉讼程序,不仅要缴纳诉讼费,还要经过立案、送达、举证、开庭、判决等程序,全过程可能要三四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耗时耗力。”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节约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时间,法院在立案前先行对此类案件进行"过滤"分流,引导当事人进入道交调解室,自主选择非诉讼方式化解纠纷,既免除了当事人诉累,又节约了司法资源。”
据了解,“广州市增城区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室”于2018年5月25日在增城法院立案庭正式挂牌成立。调解室实行线上线下调解全覆盖模式,调解员既可依托广东省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平台进行调解,又可以与各方当事人面对面进行调解,最大程度方便当事人。调解室特别聘请了3名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及交通事故处理经验、声誉口碑佳、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员担任首批专职调解员,会同公安交警、司法行政、保险等部门,进驻道交调解室专职开展调解工作,由调解员直接面对群众,坚持法律导向,提供专业化的全方位疏导调解,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效率,减少当事人诉累。对于经道交调解室调解成功达成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的案件,及时立案进入速裁调解中心由法官进行司法审查确认,调解不成则予以立案进入诉讼程序,实现诉前调解与诉讼流程的无缝对接。
调解室成立以来,以往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平均审理周期需要108天,通过道交调解室的调解员进行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的调解,平均调解周期为33天,大大缩短了当事人通过诉讼途径实现合法权益的时间。
新闻推荐
增城区出台服务企业“二十条”,以服务“加法”促发展“乘法” 优化企业服务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增城采取简易登记事项等措施,着力提升商事登记办结效率。图为增城区工商局工商注册大厅。本报讯(记者姚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