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社区居委会 提高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性 政协之窗

增城日报 2018-08-10 20:45

社区和谐事关城市发展和市民群众安居乐业。20年来,增城区居委会总数增长近3倍。在数量增加的同时,居委会也走入了住宅小区,实现了空间上的“战略转移”。居委会亦从最初协助办理居民户籍、承担一些居民的调解等任务,到目前涉及社区服务、文体活动、健康计生、家庭服务、信访维稳和小区广场等工作,功能更趋完善。

为进一步推动增城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工作,完善社区居委会建设,今年3月,区政协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就增城区社区居委会建设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到武汉市江岸区和广州市天河区荔湾区等地考察学习,然后与增城区民政局、住建局、部分镇街和社区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开展调研。7月4日,区政协还召开了二届十次常委会会议,就“完善社区居委会建设”进行了专题议政,对调研组草拟的《关于完善社区居委会建设的调研报告》进行讨论补充和完善。

本报记者李意稳

存在问题:增城区社区居委会面临任务繁杂等问题

《关于完善社区居委会建设的调研报告》(下称《报告》)指出,近十多年来,增城区加强了居委会基础设施、人员队伍、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居委会“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为增城区城镇社区管理和社会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也面临着任务繁杂、资源不足和体制不顺等问题,尤其是群众性不突出、行政化倾向明显的问题,制约了其应有功能的发挥。

一是事务繁杂,居委会“分身乏术”。居委会除承担公共服务和居民自治等基本职能外,还要协助政府职能部门开展相关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居委会所挂的牌子达20多块,所承担的职能部门任务有52大项。近年来,这种“协助”性质的工作有增无减。其中,让居委会特别无奈的是“万能印章”问题,需居委会开具的相关证明达30多种,如居民的户籍、婚育、房产、收入、就业等,连居委会自身都无法保证其真实性和合法性。此外,临时任务和日常事务不断叠加,如有的社区,一天收到的物业纠纷投诉就多达十多宗。

二是资源有限,居委会“有心无力”。如用房不足,部分居委会将民主议事厅、老年之家、长者饭堂等合用一室或者分散在几个小区办公。还有资金与设施不足、社会资源调动难、信息共享难等问题。

三是越俎代庖,居委会干部“不胜其烦”。居委会承担着部门交付的执法巡查、协调部门、信访处置等各项“协助”工作任务,事无巨细、包罗万象,被迫“越俎代庖”,工作人员因而“身兼数职”。

四是缺乏创新,居委会干部“难出新招”,居委会在社区管理上基本上是“按步就班”,制度创新能力不足,群众工作能力不足,特别是在沟通协调上还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方式方法,缺乏细致的交流和耐心的解释。

建议:从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提升社区居委会建设水平

《报告》建议,从建设现代化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重视和加强社区居委会的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一是要切实加强居委会工作,积极理顺各方关系。提前考虑居委会建设问题,在规划社区建设时预先规划好居委会;建立社区居委会依法协助行政事项准入制度,防止政府部门做“甩手掌柜”;厘清部门与居委会之间的权责关系,在具体事务上分清主次、加强协作;借鉴天河、番禺区的做法,有关职能部门在社区设立“工作站”,派出人员分片或驻点联系社区;明确居委会的“出证”范围,取消非必要证明,简化居民“出证”程序。

二是科学设置社区居委会,贴近居民贴心服务。根据区域范围、人口数量变化等适当调整居委会,大型社区要进行分立,或合并重组后再划分,符合条件的要尽量设置,务使人财物资源与工作任务相匹配;实施服务网格化,比较分散的社区居委会可下设工作站(点),或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片区,建立居委干部驻点小区工作机制,在空间上贴近居民,将服务延伸到居民区;树立“以问题为导向”的工作理念,大力支持居委会为社区群众多做好事、实事,能自行解决的及时自行解决,难以自行解决的向相关职能部门反映,逐项跟踪落实解决;对新建小区的公共设施场地,规划、民政等部门要及早规划,避免“事后诸葛”。

三是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引导完善社区自治功能。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社区居委会带头人,提升社区党组织能力,发挥好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引导业委会健康有序发展,探索建立由多方组成的社区调解小组,及时了解居民诉求,化解社区矛盾;通过各种文体活动、志愿者公益活动等,大力孵化、培育社区内的多种社会组织,建立社区与社会之间的资源共享机制,逐步形成互助、互促、互谅的“熟人社会”,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借鉴武汉市江岸区发展“红色物业”的经验,积极引导业委会和物管企业成立党组织,推动居委会、业委会成员交叉任职;建立联动工作机制,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队伍“三社联动”,实现一体化发展。

四是完善居委会队伍建设,提升干部进取动力。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配置专职人员,并根据工作职能的变化适当增配,同时严格准入条件,避免让居委会沦为其他部门消化冗余人员的出口;建立激励机制,完善晋升和退出机制,激励居委会干部“将职业变成事业”;开展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和法律知识教育,注重实用性、针对性和操作性,提高业务素质和法律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并实现学习交流常态化。

此外,《报告》还建议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渠道,大软件投入,如建立健全类似社区协商议事会议的机制,动员全体社区居民以及社区成员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成立志愿者队伍,定时为社区群众服务,培养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习惯,提升社区事务社会化管理水平。

新闻推荐

形成良性互动 共享发展成果

与番禺有密切地缘关系的庆盛片区将被强势打造成湾区地标今年5月23日,广州市国规委就南沙庆盛枢纽区块控规深化及城市...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