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禁毒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吸毒人员增速减缓 低龄化趋势缓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记者昨日从区禁毒办了解到,近年来,增城区全面部署落实“执法打击、社会帮教、重点整治、预防宣教”四位一体的全民禁毒举措,注重需求调查和评估研究,注重服务类型划分和宣教形式创新,注重项目化管理和多方参与,跨区域警务合作、“全链条”打击毒品犯罪,禁毒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2017年,增城区毒情形势出现“三降一缓一升”的良好局面。“三降”分别是毒情测评分下降,户籍吸毒人员增速下降,新发现吸毒人员增速下降;“一缓”是吸毒人员低龄化趋势缓解;“一升”是户籍吸毒人员长效管控率上升。此外,目前增城区每个镇街都有禁毒专干,每所学校都有毒品预防教育兼职教师、禁毒校外辅导员,每个社区都有戒毒社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全民禁毒新格局。
记者曾文秀
重点加强35岁以下人群毒品预防教育
根据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7年,增城区每年新发现的吸毒人员中,吸食新型毒品的人数比例从39.4%上升到89.1%,基本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16年和2017年增城区新发现的吸毒人员均以18—35岁年龄段为主。
数据还表明,传统毒品危害已深入人心,消费群体主要是上了年纪的“老毒友”,整体消费市场呈萎缩趋势。同时,人们对新型毒品认识不足,新型毒品在增城区滥用的情况较为突出,并呈快速蔓延趋势。加强毒品特别是新型毒品的预防教育,控制青少年滥用毒品形势,成为增城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禁毒工作的重点。
毒品预防教育是解决毒品问题的治本之策。区禁毒办工作人员介绍,增城区从2015年开始启动毒品预防宣讲教育“6·27”工程。各镇街成立了禁毒宣传分队,重点针对35岁以下本地和外来青年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同时,每所学校均配备毒品预防教育兼职教师、禁毒校外辅导员,开展禁毒宣传教育课和家长宣讲会,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毒品预防体系。今年上半年,全区共开展面对面集中宣讲禁毒教育活动3143场次,集中宣讲及其它宣传方式共教育群众150.81万人次,其中35岁以下重点目标人员130.9万人次。
此外,在吸毒事件高发的娱乐场所安装“云巡更”系统,在毒品预防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城区共有娱乐场所61间,主要集中在荔城街和新塘镇,其中安装“云巡更”系统的有40间,安装率为65.6%,进一步落实了娱乐场所巡查制度,提高了预防和发现涉毒违法犯罪的能力。2017年,增城区涉娱乐场所的涉毒警情同比下降47%,娱乐场所聚众吸毒行为同比下降71.4%。
通过一系列宣教活动和预防举措,今年上半年,增城区新增户籍吸毒人员同比下降18%,户籍吸毒人员增速持续减缓;新增户籍吸毒人员中,2017年35岁以下的人数比重为70.25%,低于全省80%的比例,全区吸毒人员低龄化趋势有所缓解。
“互联网+”创新宣讲形式受青睐
为使得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更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区禁毒办联合区公安分局运用“互联网+”思维,将宣传教材本地化、宣传载体新媒体化、宣讲形式接地气化。目前,区禁毒办联合区公安分局制作的“民警脱口秀”教育短片、《妈妈归来》微电影、禁毒版《送别》和“禁毒嘻哈”等影视、歌曲作品,已成为增城区禁毒宣传的亮点,并被推广至全区各学校和网络平台,引起广泛传播。
与此同时,由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邓丽滨主讲的禁毒示范课,一改传统的照本宣科模式,巧妙引用娱乐圈明星吸毒案例、著名影视作品、公益广告、学生身边案例等,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毒品类型、毒品危害、预防毒品等相关知识,深受年轻人的欢迎。该禁毒示范课还被录制下来,剪辑成视频《禁毒警花喊你上课了》投放于互联网中。因宣讲形式新颖幽默,该视频被国家、省、市各级多个微信公众号转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视频点击量已达近30万次。
“我们转换了思维,将毒品预防教育普及对象视为"服务对象","目标用户群"对什么感兴趣,我们就做什么,从而提升传播效果。”区禁毒办一名工作人员说。正是基于这样的思维,区禁毒办主动送禁毒知识进工厂、企业、工地、社区、家庭和学校,进行面对面集中宣讲。
引入社工帮扶社区戒毒人员
促进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社会化,是增城区禁毒工作的又一亮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增城区引入了社工组织参与吸毒人员管理服务,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推荐就业、技能培训、心理辅导等个案帮扶。同时,团区委以建设“青年地带”服务站为契机,引入青少年事务社工,对涉毒青少年建立“团干部+社工+职能部门人员+志愿者”的对接帮扶教育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据了解,目前增城区共引入了66名禁毒社工。
同时,各镇街建立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抽调一名中层领导担任专职副主任,并按不低于每30名户籍吸毒人员配备1名禁毒专职人员的标准,配备禁毒专职人员186名,确保基层禁毒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对于首次吸毒被拘留的人员,由各镇街禁毒专干对接。
“虽然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但吸毒者本身也是受害者,治标要治本,只有从心理上彻底挖出毒瘤,才能帮助吸毒者真正戒除毒瘾。”禁毒社工周姑娘告诉记者,目前增城区实现了吸毒人员100%的管控无缝对接,解决了戒毒人员回归社区“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吸毒人员长效管控率上升。今年6月底,增城区戒毒人员复吸率由2016年底的15%下降到8%,呈逐年下降趋势。
联合多地公安机关打击毒品犯罪
遏制毒品泛滥,打击源头是关键。
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打击组工作人员介绍,增城区公安分局与广西、浙江、四川、黑龙江等地公安机关建立了跨地区警务合作机制,从而解决战线过长、资源不足、情报受限等多方面难题。同时,从毒品流、毒资流和毒贩流三个维度梳理涉案人员和固定犯罪证据,形成全链条打击“货源—中介—批发商—分销商—洗钱”各环节的“扫毒”模式。
2017年以来,区公安分局与合作省市禁毒部门多次开展联合打击行动,共摧毁广西钦州籍涉毒组织网络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81名,缴获各类毒品115公斤,有效扭转增城区潜在的毒品中转集散风险。
在打击毒品犯罪的同时,对毒品案件的宣传力度也有所加大。今年2月,增城区联合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对刘某等人贩毒团伙案件开展了联合宣传活动,对刘某利用贩毒非法所得在老家建成的违章房屋进行拆解,就地建成禁毒警示教育基地,并邀请多家省市媒体进行报道宣传,进一步增强禁毒警示震慑效果,彻底击碎“一人贩毒、全家幸福”“牺牲我一个,幸福几代人”的犯罪幻想,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舆论导向。
区禁毒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增城区毒品预防教育、打击毒品犯罪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但增城区目前仍处于毒品问题蔓延期、毒品犯罪高发期和毒品治理攻坚期,禁毒斗争形势严峻复杂,禁毒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呼吁全民共同参与,从己做起,抵制毒品,形成全民禁毒氛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何秋玲)重庆市涪陵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景耀昨日率考察组到增城区考察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情况,增城区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