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增城荔枝文化香飘四季

增城日报 2018-07-12 04:29

盛夏,增城迎来了荔枝文化旅游嘉年华,网络荔枝节、荔枝文化旅游节、荔枝音乐节先后举行。今年荔枝文化旅游节在1978文化创意园设立主会场,在永宁凤凰城、小楼正阳、仙村皇朝、荔城莲塘和群爱、正果兰溪和倚丰缘等地共设7个分会场,各显特色,更具“文化味”。

“舌尖品荔乡、足尖看世界”“增城荔乡、莲塘印象”“荔枝慈善、奖助学子”“荔枝文化、吉语书画”“营动中国、漫游荔乡”“康养群爱、荔享百花”“荔枝为媒、山野魅力”,还有“荔枝仙子”选拔赛、文化商品赛、增城旅游宣传口号大赛……一场场荔枝文化盛宴,让广大街坊、果农和游客感受到浓浓的荔枝产业文化、品牌文化、好人文化、慈善文化、食俗文化。

荔枝产业文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的《增城荔枝》记载,增城荔枝种植历史达1600多年。增城人经过长期生产实践,积淀了丰富的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增城荔枝成为全国种植历史悠久、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品质优良的岭南佳果。如今增城荔枝种植面积达17.3万亩,已形成种植基地、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多种形式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绿色生态农业,并形成生产、保鲜、加工、营销、流通产业链。

荔枝品牌文化。增城荔枝品种达百余个,经历代繁衍淘汰,现有迹可查的本地原产有50多种,尤其是增城挂绿、桂味、糯米糍、仙进奉、北园绿、水晶球等一批优质荔枝名声在外。日前,在2018中国国际荔枝产业大会上,增城泉山桂味获得全国优质荔枝擂台赛金奖,兰溪桂味获得银奖,郭仔桂味、兰溪糯米糍、仙基仙进奉、汇强桂味分别获得铜奖。种植户陈浩潮、邹细球入选2018年“广东十大荔枝种植匠”。增城人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增城荔枝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水果名,它已成为增城文化的标识。

荔枝好人文化。增城连续6年举办“挂绿赠"十佳增城好人"活动”。“增城好人”作为增城精神文明建设的品牌,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诚实守信好人、见义勇为好人、孝老爱亲好人、助人为乐好人、敬业奉献好人,“好人现象”逐渐成为一道引人入胜的荔乡风景。珍果送好人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增城好人”的关爱,使有德者有所得,从而激励和引导广大街坊参与道德实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荔枝慈善文化。在今年荔枝文化旅游节分会场北园绿荔枝文化节上,广州市正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增城区桥溪助学扶贫协会联手,设立了“北园绿慈善助学扶贫基金”。此次活动通过认购拍卖筹得的善款63200元,将全部用于奖励全区农业专业的优秀大学生和家庭困难的学子,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学生学业有成后到农村施展才华,服务“三农”,为乡村振兴作贡献。珍品善果荔枝慈善,值得赞扬。

荔枝食俗文化。“五里香风十里烟,湾头载酒荔枝夭。红云宴罢风流散,百种余芳来画船”。古代有钱人,在荔熟蝉鸣之时,大设荔枝“红云宴”,肉山酒海,穷奢极欲。而如今的“荔枝宴”体现了广府农家乐特色,如荔枝红颜(菠萝爆炒荔枝)、凤上枝头(荷叶荔枝蒸鸡)、珍珠玉露(荔枝椰汁煮西米)……这些菜名均极富诗意。至于风俗,仍有极少数地方有“祭荔枝”“拜树头”,祈求当年荔枝采摘顺利,来年荔枝再获丰收,这些都是荔枝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就荔乡“三农”而言,我们要坚定荔枝文化自信,做好“特色文章”,打造“金字招牌”,以荔为媒、以荔会友、以荔引客、以荔招商,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不断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荔枝生长有期,荔枝文化无际,但愿增城荔枝文化香飘四季、传承千秋万代。

新闻推荐

破解学校路段拥堵 需全社会积极配合

据了解,随着增城机动车保有量增多,每天上学放学高峰期,校园及周边道路交通压力日渐增大,也对学生的交通安全带来隐患。为创新...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