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你了解多少?

增城日报 2018-07-12 01:17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记者陈剑婷

提起甲状腺,不少街坊都很陌生,但肯定都听说过“大脖子病”。实际上,“大脖子病”就是甲状腺肿大,是甲状腺疾病的一种。甲状腺疾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团队的调查显示,增城区成年人的甲状腺疾病发病率超过40%,其中女性较为多见。

今天 “健康大讲堂”栏目,邀请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徐明彤和增城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夏碧文,向街坊普及甲状腺疾病知识,让街坊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疾病治疗不及时极易影响身心健康

徐明彤介绍,甲状腺位于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形似蝴蝶,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它对人体长骨、脑、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几乎影响着整个新陈代谢的过程,是新陈代谢的“控制器”,在调控人们身心健康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甲状腺疾病若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将极易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甲状腺疾病有很多种,包括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甲状腺形态异常和自身免疫异常等。甲状腺产生甲状腺激素,若人体中的甲状腺激素过多,就会导致甲亢;而若甲状腺激素不足,甲状腺功能就会减低,从而引发甲减,尤其是婴儿期,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导致呆小症。甲状腺形态异常是指甲状腺功能没有问题,而甲状腺形态出现异常,如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大。其中,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但若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则会出现心悸等临床症状;若结节较大压迫或侵犯周围组织,还可能引起声音嘶哑、吞咽及呼吸困难。

根据调查显示,甲状腺结节患者占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大多数,其中很多患者因对该疾病知晓度低、就医不便等原因,未能得到最佳的诊疗方案。也有部分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因得不到合理的治疗,导致肿瘤转移,错失治疗时机。徐明彤解释称,甲状腺结节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提及的甲状腺恶性结节多指原发性甲状腺癌,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绝大多数,另外还有转移癌、肉瘤。“虽然甲状腺癌的发生几率很小,但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仍占约5%。因此,对甲状腺疾病的早期准确诊断非常重要,既可以让良性结节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又可以早期发现、治疗恶性结节,达到理想的疗效。”徐明彤说。

碘摄入不当或接触辐射可引发甲状腺疾病

据了解,目前不少企事业单位在例行健康体检中都增加了甲状腺检查项目,甲状腺疾病发现率较以往大大增加。

“甲状腺疾病在女性中更为常见,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有所增高。”夏碧文介绍,甲状腺疾病与碘摄入、遗传、性别、年龄、生活习惯和环境都有着密切关系。碘摄入量不当是导致甲状腺疾病的主要原因,碘缺乏和碘过量都可以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发生。人体每天正常需摄入碘0.15~0.2毫克,孕妇可适当提高至0.25毫克。此外,头颈部放射物质的照射也是引起甲状腺疾病的重要因素。若一个人曾做过头部或颈部的放射治疗,将比一般的人更容易患上甲状腺疾病。而经常接触电离辐射如X线、CT的职业女性,患上甲状腺癌的几率明显升高。

夏碧文提醒,当街坊发现颈部增粗、疼痛并有发热,尤其是在甲状腺部位摸到肿块并有压痛,出现凸眼、心跳快、手抖,毫无缘由感到情绪低落或焦躁紧张,饮食没有变化但体重持续增加或降低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便做进一步检查,诊断是否患有甲状腺疾病。

那么,如何预防甲状腺疾病?夏碧文建议街坊要远离辐射,不要盲目过多地摄入或拒绝含碘高的食物,同时要保持精神愉快,防止情志失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饮食习惯,积极锻炼身体,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提高抗病能力。

新闻推荐

增城区清理整治 无证学前教育机构

本报讯(记者黄婧琪)增城区昨日召开清理整治无证学前教育机构工作会议,部署各镇街、各职能部门清理整治无证学前教育机构工作...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