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城市大脑布局加速 人工智能加持红绿灯,明显改善交通
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正推动着智能交通的发展。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地图在上周举行的“互联网+城市交通管理创新”论坛上透露,广东中山市全市多达143个路口的红绿灯,均已被安装上了“大脑”的新型智慧红绿灯所取代。
记者了解到,这是自广州、北京、杭州、济南等地后,由互联网厂商主导的智能交通方案首次实现对城市全局的优化。无一例外,智慧交通灯的改造是这场智慧交通革命的重头戏。当然,巨额的改造投入也是各方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难题。
中山市区红绿灯接受城市大脑指挥
在大多数人看来,路口的红绿灯,一般都是按部就班地变换着通行信号。如果有人工智能加持,情况会变得如何呢?高德地图与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开展的城市大脑·智慧交通联合实验,给出了答案。
记者从高德地图在上周举办的“互联网+城市交通管理创新”论坛上了解到,其把中山作为全国第一个全城红绿灯改造城市,将市区全部143个路口的红绿灯都接入城市大脑·智慧交通。而就实际运行来看效果极佳。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中山市内通行速度环比提升了5.7%,行车过程中停车次数下降了8%,城市大脑的应用让中山市的交通效率大幅上升。
经过“改造”的红绿灯是如何“活”起来的呢?高德相关工程师举例介绍到,比如南北向路上有五个红绿灯,其中中间路口等待的车辆最多。城市大脑通过摄像头、红绿灯全局感知到这个路口容易拥堵,并测算出了拥堵时长和拥堵长度,之后会按照全局调节的思路制定一套配时优化策略,将这个路口的绿灯配时延长,相应地其它几个路口的绿灯配时缩短,如此一来拥堵路口的通行效率得以提升,同时也节约了其它路口绿灯时间资源的浪费。
上述工程师表示,智能的配时优化,同时随着交通流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实现实时、智能配时。调节频率也会从之前的不变化,到几个小时调整一次,甚至几分钟就调整一次。以杭州萧山为例,目前已经能做到每15分钟调节一次。
大城市多区域试点 全面改造成本过高
实际上,据记者了解,多个国内大城市早在中山之前就已纷纷试水人工智能调动红绿灯的方案。
在去年7月,广州交警试点“互联网+信号灯”控制优化平台,结合高德地图交通路况智能“指挥”广州交通。在海珠区的试点中,南华中路-宝岗大道存在严重的路口失衡现象,优化后南华中路9时~13时拥堵下降25.75%,15时~20时拥堵下降11.83%。
与此同时,高德地图也曾基于数据底盘,对北京几个路口车辆的交通状态评价和信号灯配时方案进行了优化。实际应用后,机动车通过路口的平均延误下降了6%、停车比例下降了3%。而在去年9月,在百度地图的大数据支持下,北京的一部分交通信号灯“先行先试”连上了互联网,交通数据能够实现“秒级互通”。
此外,另一家出行厂商滴滴,先后对北京、济南、武汉和贵阳等城市的1300多个交通灯进行了优化。
有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尽管将传统交通灯改造成智慧交通灯“好处多多”,但上述提及城市对于智慧红绿灯的改造大都是“局部”的。目前受制于改造成本(一个路口的智慧信号灯改造需要接近100万元),要在大城市全面推进智慧信号灯改造,似乎并不现实。而由此造成的后果可能是将拥挤“分摊到其他路段”。
更多城市
大脑服务将上线
随着大量智慧交通灯出现,越来越多应用也开始落地。
应用一:给救护车等特种车辆让路
据介绍,杭州交警和高德地图联手打造的“一路护航”将于今年9月在高德地图上线。据了解,该产品最大的功能是当120、119、110等特种车辆出现紧急情况时,在高德APP端一键启动“一路护航”模式,可以保证车辆通行一路绿灯,开辟一条“绿色生命通道”。而据此前模拟的效果,能够让120救护车到达现场的时间节省50%。
应用二:智能调度警力
城市大脑在杭州的另外一个亮点是,智能调度警力。假设城区某个路口发生了重大交通事故,传统方式是当事人或者路人打电话报警。但基于城市大脑,可能电话还没拨通,摄像头、红绿灯已经把现场信息即时地回传给了大脑,同时由于事故造成的周边区域多条道路拥堵的信息也实时回传给了大脑。
大脑基于接收到的信息,对车祸现场以及周边交通有了全局感知后,对事件进行研判,做出合理的处置策略和警力调度策略,推送给交警,交警再根据大脑的推送决定是否出警。
如果出警的话,是一个人还是多个人,多人怎么配合,分别在哪几个路口疏导交通,大脑也会给出相应建议。该应用能带来的效果就是秒级发现事件,全局调度处置事件更优。
新闻推荐
海珠区、南沙区政府与中山大学有关医院开展合作 共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新院和中山大学附属(南沙)口腔医院 温国辉陈春声罗俊等见证合作协议签署
信息时报讯(记者吴瑕通讯员穗府信)昨天下午,海珠区政府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南沙区政府与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