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百年名校群”如何成为“火车头”?
全民读书日,广州市真光学校的学生在豫章书院吟诵古文经典。受访者供图
6月27日,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小升初电脑派位现场会举行,众多家长到场见证。今年,越秀区首次明确立体学区中学可面向立体学区内的小学招收部分对口直升生,引起家长热议。
全国首创的立体学区管理模式,让越秀区尝到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甜头:在立体学区内实现资源共享、师资下沉,为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打开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不远的未来,越秀还将继续扩充“改革实验田”,以七中、十六中为龙头再打造两个立体学区。
作为广州的教育高地,越秀立足百年名校传承,在全国首创立体学区模式,积极推进智慧课堂建设,于教育高位均衡的道路上继续带头疾奔。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钟哲
百年名校群成越秀教育名片
七中、培正、三中、东川路小学……越秀区拥有百年老校多达13所,数量上仅少于上海市黄浦区。百年名校群已成为越秀区的教育名片。
“各位来宾请往里面走,这是潮州八邑会馆,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发表演讲,号召国人为中华崛起而努力拼搏……”在广州市真光学校里,704班学生刘威麟正在向来宾介绍坐落于校园内的潮州八邑会馆。
真光学校创办至今已满146年,而刘威麟是这所百年老校的7年级(初一级)新生。由于对历史充满兴趣,刘威麟在进校之初就加入了校史导赏社团,如今已经能大方熟练地向来宾介绍校园内的文物建筑。
除了潮州八邑会馆外,真光学校的校园里还有另一座文物建筑——于1893年由广东各县罗姓族人集资建成、由李鸿章亲笔题字的豫章书院。如今,豫章书院与潮州八邑会馆均得到了良好的修葺以及充分的活化使用,豫章书院成为了学校图书馆和阅读课教室,而潮州八邑会馆则成为召开会议、研讨教学的小礼堂。
对越秀学子而言,传承百年的不止是葱葱郁郁的校园和古韵流芳的老建筑,还有“尔乃世之光”“至善至正”“爱诚真毅”这些回响百年的校训名言。
越秀区首个立体学区的16所组成校中,就有广州市第三中学、真光学校、朝天路小学3所百年名校。通过试点学区内对口直升,能充分发挥百年名校的品牌引领作用,带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深化课程改革走在全市前列
研究表明,父母职业、父母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社会资本三种要素交叉融合,共同对子女受教育程度造成影响。高素质的家庭,意味着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教育改革的支持。在这方面,越秀区的积淀可谓傲视全市。
近年来,越秀教育充分借力深厚的文化底蕴,挖掘区属学校文化特点,引导校本课程差异化发展,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5月18日,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微软中国科技创新实验室揭幕。这是微软中国首次与我国中学达成战略合作,在华南地区建设的首家新一代科创实验室。全息成像、3D扫描、仿生机械手……这些曾经出现于科幻电影里的高科技装备,今天已能在中学教室里体验。
真光学校是南方第一间女子学校,该校近年来开启了旗袍、礼仪、茶艺、花艺、烘焙等一系列现代女子教育课程,培养新广府女性。901班学生林蓉直言,是学校的礼仪课程让她从大大咧咧的“女汉子”变成知书达理的“国民闺女”。
与温婉动人的女子教育课程相比,云山小学的“黑白课程”则透露出一股动静结合的禅意,通过开展足球、围棋、钢琴兴趣课程、举办校内比赛等形式,提升学生的体育素质和艺术修养。
云山小学坐拥越秀区小学中最大的运动场,该校女子足球队已连续3年获得区级比赛冠军,其中3名队员还被选入女子U14足球队。“我们的小队员们每周都要训练3—4天,每天训练时间达到120分钟。”云山小学女足主教练林伟明介绍,女足面向全校女学生开放报名,“足球运动不单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在深化课程改革方面,越秀一直坚持走在全市前列。雅荷塘小学于2012年成为越秀区首批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近年来不断深化小班化教育实践,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多元发展,老师的因材施教、人尽其才提供了平台。
“双师双班、小班教学是我们探索的方向。两位老师作为教学主体,可以在备课和授课中磨合,助力教师本身的发展;两个小班轮动结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间的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校长黄丽芳介绍了她的办学思路。
除“双师双班课”外,雅荷塘小学还创新性地开设了“气质差异课”“多元大小课”等课程,其出发点都是尊重、利用、发展学生间的差异性。课程实施以来,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在建筑模型、啦啦操、足球等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信息化课堂形成“新常态”
越秀教育对信息化建设的谋划探索最早可追溯到2000年,通过多年来的持续投入,已打造成一批基础扎实的“信息化排头兵”。
以云山小学为例,该校近年来持续开展智慧课堂实验研究,对语数英教学模式进行验证和完善,并且在全科组中进行推广和实验,还通过自编教材的形式,向全体学生普及信息化技术知识。
去年,云山小学被教育部科技司批准为“全国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基地学校”。东风东路小学荣获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农林下路小学承办了教育部2017年第一期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培训班活动,向全国110名教育厅局长展示了5节示范课。
在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正在被重构:“排排坐”式的课室布局,正转向可移动并自由组合式的“向心圆桌”式,学生们可自由选择同学进行组合,实现自主学习和人性化学习。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撑,学生可以随时修改并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仅在2017年,越秀区就有近12000名学生和600名教师参与了智慧课堂应用试验。目前,东风东路小学、农林下路小学、云山小学、中星小学等学校已经形成了“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
在课堂之外,信息化实践同样遍地开花。雅荷塘小学为学生提供运动脚环,由体育老师收集、分析学生运动数据,掌握共性情况与个性特点,进而为每名学生开出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每2周向家长推送,指导家长督促孩子完成锻炼。
而今,信息化的风潮已经覆盖到越秀教育的各个角落。智慧班牌、校园一卡通、教学综合评价系统……一座座崭新的“智慧校园”正在这里渐次开花。
■访谈
越秀区教育局局长陈军:
探索立体学区12年一体化课程体系
越秀区是广州市的传统教育强区,去年以来,越秀教育亮点频传。十六中汇泉实验学校挂牌,是对公办学校委托管理民办学校的新探索;七中实验学校成立,是将东部优势教育资源向西部区域辐射的典型案例。越秀区在基础教育方面还做出了哪些创新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果?带着问题,南方日报近日采访了越秀区教育局局长陈军。
南方日报:在基础教育部分,去年以来越秀区新增学位的情况如何?
陈军:2017年至今,越秀区教育局共接收建成的2所公建配套幼儿园;2018年,预计完成接收1所公建配套小学及改扩建1所幼儿园及2所小学。据粗略统计,上述项目预计新增校区用地面积20213.6平方米,建筑面积32378.6平方米,新增班数84个,新增3510个学位。
南方日报:对立体学区模式的深入探索将聚焦哪些方面?
陈军:为促进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越秀区在全国首创立体学区管理模式,于2016年9月组建了以广州市第三中学为牵头校,朝天小学等17所局属中小学组成的立体学区,学区内各成员单位组成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及共同发展的协作联盟体,形成资源协同、课题共研、课程共建、人才共享、生源衔接五大机制。
与普通的集团化办学相比,立体学区更重视人才培养的延续性。比如有的小学有很好的特色课程项目,但到了初中就没有了,现在通过建设立体学区,可以让师资力量下沉,中学的优秀老师、特色课程可以更好地与小学进行衔接。
2017年,越秀区启动了立体学区内教师交流和课程联排,学区内教师交流加快。组建课程研发中心,进一步梳理整合各成员校的特色课程体系,为学区12年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奠定基础,探索多元人才培养模式。
南方日报:聚焦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越秀教育还将有哪些创新举措?
陈军:越秀教育立足于规模与内涵并重,追求高位均衡,在教育综合改革、高中走班制、组建教育集团等领域都走在改革前列,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目前,各项改革措施还在稳步推进中。如广州育才教育集团将从下学期起在集团各成员校内开展“精品活动课程”走校选课制。培正教育集团积极筹备穗港澳特色融合课程的建设,探索构建从幼儿园到高中12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广州市第七中学、广州市第十六中学为龙头的立体学区(教育集团)均在筹建中。
新闻推荐
农林街引进街区总设计师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 社区微改造 艺术家献策
扉美术馆向菜市场摊主赠送手部照片。信息时报记者梁钜聪摄信息时报讯(记者赖泽旋)6月25日下午,越秀区农林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