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5岁后频尿床 可能患上遗尿症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廖温勃 通讯员 易灵敏) 孩子长大了怎么还频繁尿床?或是遗尿症在“作祟”。据去年发布的中国儿童和青少年遗尿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儿童的患病率达15.2%,但是却甚少得到父母重视。医生表示,对于儿童来说,尿床是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的第三大创伤性事件,长期尿床将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小儿遗尿症就诊率不足两成
5岁以上儿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即可定义为小儿遗尿症。
“尿床是一种病,它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往往不太容易受到父母的重视。”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肾内科副主任邓会英称,在5岁后仍有遗尿现象的孩子中,仅有18.2%的家长会带孩子就诊。
为何会发生尿床呢?邓会英介绍,按病因分类,遗尿症分为功能性遗尿和器质性遗尿。其中,功能性遗尿的发病机制就包括遗传因素。“有10%~20%的小儿遗尿症患儿父母也存在过尿床病史。而这点在14~15岁的患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肾内科主任李颖杰说。
“5岁之后的儿童患有小儿遗尿症会对家庭和孩子造成严重的影响。” 李颖杰表示。“可能导致孩子自卑而造成社交行为退缩,在心理精神发育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也会让家长产生焦虑情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小儿遗尿症也更应该得到市民重视。”
及早干预治疗可以治愈
“遗尿症是一个可以改善甚至治愈的疾病,治疗策略包括生活管理、心理行为治疗、器械治疗和药物治疗。” 邓会英表示,小儿遗尿症可以进行阶段式治疗,孩子3~5岁的时候进行生活管理,如夜间限制饮水量、控制晚餐时间不要过晚等,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药物治疗则一般在患儿5岁之后介入,邓会英介绍,目前常用去氨加压素作用于肾集合管发挥抗利尿作用,适应于夜间抗利尿激素不足、夜尿多的患者,整体治愈率可达60%~70%。此外,心理行为治疗的方法有唤醒训练(夜间排尿训练)、自主排尿功能训练等。
那么是否可以在孩子5岁前提前介入排尿训练呢?答案是肯定的。李颖杰认为,从孩子1岁的时候开始,家长即可有意识地为孩子进行把尿,不管效果如何,达到强化排尿反射的效果。此外,在发现孩子到了三岁之后夜间排尿较多和每天都尿床的情况下,也要从生活管理方面进行提前干预。
小孩尿床,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①白天多喝水、夜间限制饮水量,不喝利尿的饮料、咖啡。晚餐时间不要过晚,少吃高糖份的水果等。
②睡前提醒孩子进行排尿。通过尿床日记等途径掌握孩子遗尿规律,在尚未尿床前亲自或闹钟唤醒小儿,令其排尿,多次反复训练。
③在医生指导下对孩子进行自主排尿功能训练。鼓励孩子白天尽量多饮水,要排尿时嘱其憋尿直到不能耐受方排尿,使其膀胱容量得到改善,延长排尿间隔时间。
④在医生指导下,可让孩子在白天排尿时,开始排尿、中断、再排尿、再中断,重复直至排空膀胱,主要目的是加强外尿道括约肌和腹内肌控制。
新闻推荐
从纷纷涌入到纷纷退出 线下3C分期面临行业大洗牌 两年看尽这“万亿级蓝海”风云变幻
■制图/廖木兴曾被认为是“万亿级的蓝海”的3C消费分期正迎来一次大洗牌。愈加高昂的获客成本、零息产品的价格战、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