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和治疗 厚养长辈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南方都市报 2018-06-12 02:53

来论

胡一刀(时评人)

一个老人、长者,弥留之际的治疗应该是积极的还是和缓的?据南都报道,两年前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引入生前预嘱这一概念,并加以推广、引导,上述问题是此概念的核心问题。项目推进了将近两年时间,这一让老人、家属感觉不吉利的活动阻力重重。该院相关人士透露,医院老年病科每月的住院量超过400人次,但愿意接受生前预嘱,并上网填写的也就10%。很多老人口头上会希望医生不用过度治疗,但真正去上网填写的极少。

依我看,类似的困境并不难理解。毕竟,在国人的传统里,死亡一直是一个避讳谈及的字眼。让老人选择生前预嘱,毫无疑问,他们缺乏这种心理准备。想要让晚辈劝说他们?这就更加不可能了,任何一人一旦有了这一举动,甚至只是有了这么一个念头,都会被扣上不孝的帽子。在一个传统孝道文化根深蒂固的国度,生前预嘱几乎从一开始就注定要走一条极为崎岖难行的道路。

新闻中,有这么一个看似吊诡的细节———老人们的子女,往往非常愿意在自己的弥留之际不要过度治疗。但针对自己的父母时,他们则会要求医生倾尽全力去争取那1%不到的奇迹。这其实也很好理解,相比长辈,晚辈接受到了关于生前预嘱的启蒙,也在一定程度上接触到了死亡教育,所以观念比较新。但一旦涉及长辈就会遭遇孝道困境。有的时候,儿孙其实心里知道有些治疗徒劳无益,但无奈被外界的舆论捆绑,往往身不由己。

长远来看,即便目前收效不佳,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引入生前预嘱的探索也不无意义。成效并不只是体现在数字上,有多少患者表达并且愿意接受缓和治疗,更体现在观念的普及和传播上。如果这种探索延续下去,光阴流转,当现在的晚辈变成了长辈,而他们的晚辈同样接受了缓和治疗、临终关怀教育,且整个社会的氛围更为宽容轻松的话,估计那个时候推行生前预嘱的效果就要好得多了。

由此可见,生前预嘱也好,临终关怀也罢,推行的最大阻力在于思想观念的迟滞。传统文化里,对长辈提倡厚养,但厚养不等于“好死不如赖活”,不等于没有任何生命质量的苟活。在药石无计可施的情况下,采取缓和治疗的方式,缓和患者痛苦,保障生命谢幕的尊严,是一种更为理性的选择。这里,需要重申和普及的一个观念是,缓和治疗并不等于不治疗,而是放弃激进的治疗。新闻中有一案例,有预计寿命只剩3-6个月的老人接受缓和治疗后,存活了将近两年的时间。由此可见,整个社会都应该尽快建立这样一种观念,缓和治疗并不是对长者的不孝,它也是厚养长者的一种特殊方式。

新闻推荐

广州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130余万卷

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新馆二期已于6月9日的国际档案日正式开放。据悉,新馆目前馆藏档案量达130余万卷(册),占地面积54007平方米...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