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出海为海底绿洲做B超 我国首次大深度潜水器联合科考在南海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启动,“海马”“深海勇士”携手探索海底冷泉

羊城晚报 2018-05-03 22:47

“深海勇士”号新华社发

“海马”号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赵燕华

通讯员 陈惠玲 朱夏

除了大名鼎鼎的“蛟龙号”,中国还有多种型号、适应不同深度的深潜器,比如4500米级深海遥控潜水器“海马”号和作业能力达到水下4500米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4月28-30日,这两台“潜行者”分别“搭乘”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科考船和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探索一号”科考船,在南海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海马冷泉”区并肩游向深蓝,给“海底绿洲”做了一次“B超”。

这是我国首次实施的两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大深度潜水器联合深潜科学考察活动,有效发挥了两类潜水器各自功能优势,创新了深海科考作业模式,实现跨部门合作,推动了国际前沿科学问题的联合攻关,为国产深海技术装备的业务化协同作业发挥了先行示范作用。

据介绍,“海洋六号”与“探索一号”科考船在“海马冷泉”作业区会合后,“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开始进行布放,1个小时之后,“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也布放,随后下潜到1400米左右的海底,与“深海勇士”号开展协同作业。在“海洋六号”科考船上,能实时监控到它们在海底作业的画面。

联合科考期间,共同实施了三次潜水器联合深潜作业。“海马”号发挥其超强的作业能力,携带甲烷礁钻机、侧扫及图像声呐、甲烷传感器及生物诱捕器等十余项作业工具下潜,开展对海底“冷泉”的综合探查及取样作业;“深海勇士”号展现了其精细探查和作业的功能特长,查明海底“冷泉”的分布范围、区域性特征、地形特征,并进行取样等作业;联合科考期间,两套深潜器系统分别对对方作业过程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实时监测及记录。

中船重工702研究所“深海勇士”号副总设计师杨申申表示,有时候一台设备很难完成多方面的工作,所以多台潜器进行工作,进行水下的一些配合,可以更方便、更直观地完成水下任务。

新闻推荐

“五一”广州实现旅游收入44.17亿元

新快报讯记者李佳文报道昨日,广州市旅游局公布五一假期三天旅游数据:全市共接待市民游客579.9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17亿...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