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集团化办学,关键在扬长避短
■朱昌俊
据《新快报》报道,广州各区“悄然”出现多所新学校、多个新校区,令两个名词开始进入广大市民的视野——“教育集团”和“立体学区”。不少新学校、新校区的诞生,正是广州教育“集团化”的产物。去年底,广州市一口气成立了广雅、执信、二中、广州实验等首批4个市属教育集团。近日,记者从广州多个区了解到,当前大部分区都已成立了多个教育集团。
集团化办学在国内已不算新事物,但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还是近几年的事,广州这几年教育集团的迅速增加,就颇具代表性。不过,集团化办学,从一开始就存在利弊之争。尽管当前已经成为一个发展方向,但对之的作用,还需要冷静审视。
集团化办学,一般是以某个或某几个名校为核心的引领作用,希望通过“强强联合”或者“强弱联合”,来实现“抱团发展”。而其被赋予的一个突出外部作用,就是实现教育资源分配的均等化。事实上,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回应如何推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时,就将推动优质学校的集团化办学作为一个重要举措。
关于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在一个教育集团内,借助名校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品牌效应,传统“弱校”不仅可以增加更多的招生吸引力,也能够获得来自名校的师资、管理上的倾斜照顾,至少在一定范围内,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获得更多动力。这确实属于双赢:名校做大了蛋糕,增加了影响力,而弱校则有机会在声誉和资源方面得到直接提升。
从内部来看,集团化后,从小学到高中,办学层次增加了,一个集团的教育理念能够更好被系统性传承,这对于增加办学特色,坚定人才培养方向,大有裨益。乃至对于区域之间教育特色的培育,也是好事。
不过,要激发集团化办学的红利,是需要条件的。比如,多个学校组成集团,名校自然占据了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在这其中,如果名校只是觊觎于“弱校”的学位资源,而忽视资源整合,甚至担心帮扶弱校会削弱名校的竞争力,稀释品牌效应,这显然就违背了集团化办学的初衷。而集团化办学,也并不只是几个学校的简单合并,它必须要求有一套新的学校管理和治理体系,并且集团化办学应克制盲目求大的功利心态,因为学校规模从来就不是越大越好,一旦规模的扩张进度超越了学校管理能力提升的速度,那么,其质量就难以获得应有保障。
另外,当集团化办学成为一种潮流,虽说整体上会让教育资源配置变得更均衡,但是否也会形成新的资源挤压效应,值得注意。如集团化办学变得普遍后,是否也意味着那些单个学校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从而产生新的资源分配问题?还有,例如有声音担心的,集团化办学之后,也就意味着只要买一套学区房让孩子入读某集团就能够实现直升,那么学区房的“含金量”自然增大了,是否会间接催生学区房价格的上升?可以说,只有充分的扬长避短,集团化办学才能实现预期目的。
综合言之,集团化办学或是大势所趋,但必须意识到,这未必是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分配的根本方法,毕竟,集团化的过程中,教育资源总量的增加还是相对有限。因此,不能完全以集团化办学来代替教育资源的增量投入。而对教育集团,到底该如何实现科学管理,既确保学校的相对办学自主性,又能够实现必要的规范管理,也考验着教育部门的监管智慧。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2018首届海南国际香业展览会(以下简称“海香会”)广东推介会近日在广州举行,据介绍,2018海香会经海南省人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