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老广和同乡襄助 历时七日遗体终顺利返乡

新快报 2018-04-11 16:08

■图/廖木兴

今年清明节期间,新快报记者走访了Nadine一家曾住过的小区。这是一个不同国籍人士的混居小区。提起Nadine一家,不少街坊们还记忆犹新。

街道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就开在小区里,其下属的外国人服务中心里的社工王海戈说,Nadine去世的当天下午,他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接到Odia的求助电话,这也是有十年社工履历的他第一次直面服务对象的去世事件。

■新快报记者 罗韵

广州社工出手襄助 刚果同乡聚会筹款

第二天早上,王海戈就在办公室里接待了Odia和她的儿子,他帮忙打电话联系了在广州的刚果商会和同乡会负责人,他们都很快答应了给予这对母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是星期四。刚果人在广州的同乡会习惯是在每周日晚上聚会,一般是在某个人的家或者临时租下商业场地。那天因为Odia的事情,他们决定临时召集聚会,为她捐款。”

当天下午五点多,王海戈陪同Odia和孩子来到位于越秀区小北路附近的一座商业写字楼。

他们到达的时候,会议室已经聚集了七八十个人,除了刚果同乡,还有来自加纳、安哥拉和拉丁美洲的热心朋友,也有一些本地邻居和朋友,大概60平方米的会议室挤得满满当当。

Odia到场以后,大家先是按照非洲的传统丧仪,通过歌舞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一个小时里,穿着鲜艳、梳着脏辫的人们自发地分担跳舞、唱歌、打击乐等角色。

在当天担任架子鼓手的刚果人Jonathan也是同乡会的志愿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相互交流生活琐碎和红白喜事本来就是他们平时的聚会习惯,同乡之间的互相帮助也是一种美好的传统。

“个人的抗风险能力低,所以需要团结起来共担生活的压力。有人遇到困难,可以在聚会的时候说出来,其他人就按照自己的能力,给予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最常见的困难是租房子、做生意方面的,也有人倾诉自己在社交、情感上的困惑。有了高兴的事情也会跟同乡们分享,比如有人新婚,有人存够钱把家人接来团聚等等,最多的聚会有100多人,少的时候也有几十个人,这是我们在广州重要的精神生活。”

Jonathan说,这次筹款活动虽然是临时召集,却是近年来刚果同乡会相对大规模的聚会。“在广州常住的刚果人,现在维持在300-500人,大多数都是从事小买卖的生意人,也有经营得好一点的开了公司,大家普遍平均的月收入都是几千块钱。”

募集善款近5万元 历时七天合力送遗体返乡

Jonathan等人的演出结束后,Odia走到大家中间,讲述了自己一家在广州的故事和目前遇到的困境,几位在广州时间比较长的同乡和年长的老人也站出来发言,号召大家提供帮助,然后Jonathan抱着募捐箱子走到大家中间。

大家纷纷拿出了自己的钱包围上前去,“大多数都是跟Nadine情况差不多的普通人,一个月赚几千块钱,要交房租要养家,自己都面临着生活上的困难,但他们还是对同胞慷慨解囊。”他们当天募到了人民币三万八千多元的善款。

当天捐钱最多的是Plamedi,他一次性拿出了600元美元,让Jonathan感到震惊。

“当时,Plamedi来广州才3个多月,算是同乡会中的新面孔,从事的是牛仔裤批发的小买卖,每个月往家乡发一次货,收入也是维持基本的生活之外略有盈余。他在老家还接受过高等教育,曾经在大学任教,可是在落后的经济环境和战乱频繁的国度,知识产生不了价值,未来也没有希望。为了追求和平安稳的生活,带着家人背井离乡来到广州。他平时生活节省,没想到这次为了帮助Nadine一家却慷慨地拿出了自己省吃俭用存下来的钱。”

第三天早上,小王陪同Odia母子拜访了刚果商会的负责人,负责人也转交了几位主要成员共一万元的捐款,这时候,Odia手中已经有了近五万元人民币的善款,足够支付遗体运输和母子两人的返乡机票费用。

据Odia回忆,当时商会还派出了据说有处理相关事件经验的同乡,跟Nadine生前的几位本地好友一起组成临时的“治丧小组”,以Odia的名义联系刚果远在北京的总领事馆的熟人,开具相关证明传真到广州来,还帮助她联络医院、航空公司和遗体运输机构,办理手续并协调费用。花了两天时间办理这些事项,到第五天,Odia已经买到了回家航班的机票。

在多位热心人的襄助下,Nadine去世的第七天,妻儿就带着他的遗体坐上了回家的航班,经过20多小时的飞行,回到他出生的家乡,实现叶落归根的心愿。

新闻推荐

越秀推出“10万+”政策 加装电梯每梯最高补助15万元

继今年4月成立加装电梯服务中心后,为推进旧楼加装电梯工作,越秀区终于迎来了相关的财政补助政策。日前,《越秀区既有住宅增...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