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致癌”风波后续 对健康基本没有风险 多数企业无主动回应

新快报 2018-04-10 15:37

■廖木兴/图

前不久,美国加州法庭宣布,星巴克等91家咖啡企业必须在门店内明确贴上警示标语,提醒消费者咖啡中可能含有致癌成分。一时间,“喝咖啡致癌”的传闻满天飞。对此,部分消费者也认为咖啡企业没必要贴致癌警告标签,多名食品专家表示,咖啡中被指致癌的成分丙烯酰胺对人体健康风险小,且“离开剂量谈危害都是耍流氓”,而未来应将政府、行业、企业和消费者四方打通,形成食品消费安全的链条。

■新快报记者 陈琳

星巴克:贴致癌警告标签将误导消费者

前几日,新快报记者在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海珠区南沙区等区域的星巴克门店发现,星巴克的客流依然较大,并没有明显改变。

记者联系了星巴克中国相关负责人,得到的回应称,“星巴克始终坚持为顾客提供高品质及安全可靠的食品与饮料,并致力于让顾客感受优质的星巴克体验”。

此外,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星巴克中国对外发布的一份声明也可视为官方回应,关于该项在美国加州的法律诉讼,可以参考全美咖啡行业协会相关公告的中文翻译。

全美咖啡行业协会关于加州第65号判决的公告(2018年3月29日)指出,加州第65号判决的结果将可能导致所有咖啡产品上必须贴上致癌警告标签。整个咖啡行业目前正在考虑各项应对,包括继续提出上诉及采取进一步的法律行动。

公告对“咖啡产品是否贴致癌警告标签”也给出了回应。公告称,在咖啡产品上贴上致癌警告标签将会是一个误导消费者的行为。美国政府发布的营养指南中指出,咖啡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世界健康组织也明确指出咖啡不会致癌。无数学术研究都已经证明了饮用咖啡对健康的益处,并且咖啡饮用者更长寿。

全美咖啡行业协会的主席及首席执行官威廉莫瑞表示,“咖啡早已被证明是对健康有益的饮品。此次法律诉讼产生了一个可笑的结果,这项第65号判决使消费者倍感困惑,并且也无益于公众对健康的认知”。

国内咖啡企业未主动发声

对于星巴克致癌传闻一事,国内知名咖啡企业均没有主动发声。至于是否会在咖啡产品上贴上致癌警告标签,太平洋咖啡方面回应:“太平洋咖啡是央企华润集团旗下的公司,始终坚持品质第一的经营理念。我们的咖啡均符合国家标准,您可以放心享用。”其他几家咖啡企业则未回应。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专家钟凯指出,谣言中所指的“致癌物”丙烯酰胺对人的致癌性并不明确。在动物致癌性研究中,用量相当于人体膳食摄入量的一千至一万倍,才在动物身上能看到致癌性。“它并不是什么稀罕玩意,不出意外的话,咱们每天都在吃。它并不是人为添加到食物中,而是在食物高温加热的时候自己产生的,尤其是油炸、焙烤、烧烤食物。”

去年10月,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其中丙烯酰胺属二类致癌物,也就是导致人类癌症的证据不明确的物质。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在微博中指出,丙烯酰胺在褐色有香气的食物中是普遍存在的。咖啡中丙烯酰胺含量确实很高,达到1100微克/公斤。但毕竟1杯咖啡中只有两三克咖啡,也就是3.3微克丙烯酰胺。“这个数量是无需介意的。所以,每天一两杯咖啡就照喝好了。”

不过,她同时指出,浓咖啡很可能烤制过程受热更严重,而且冲得比较浓,与多数中国人日常喝的速溶咖啡相比,前者可能要增加几倍甚至更多的丙烯酰胺摄入量。“所以我能够理解,为什么美国公众对咖啡店的咖啡如此警惕。”

专家:没必要在咖啡上贴致癌警告标签

网上流传着一个推算:一个50公斤的成年人大概每天喝10千克咖啡,才会喝到致癌剂量。对此,钟凯认为,“这个算法完全是胡来,就像你不知道抽几根烟会得肺癌”。

钟凯表示,目前科学界认为食物中丙烯酰胺的人体健康风险很小,因此国际、欧美和中国标准均没有限量指标。“当然,通过改进工艺尽量控制丙烯酰胺的产生还是有必要的。”

美国加州法庭裁决星巴克等咖啡零售商必须贴致癌警告标签,钟凯认为并不适合。因为每公斤咖啡的丙烯酰胺有5-10微克,而很多炒菜中,每公斤含量达200微克甚至更高。

公开资料显示,该官司的起诉方也以同样罪名起诉了薯片企业。钟凯表示,照此,中餐、面包和蛋糕都要标注“含潜在致癌物丙烯酰胺”的警告,牛排店的烤牛排更要标注“本店烤牛排属于潜在致癌物(红肉),且含1类致癌物苯并芘、杂环胺”。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持相同的观点,认为科学已证明喝适量的咖啡并不会致癌,所以咖啡企业没有必要标注致癌警告。“如果咖啡要标注,那面包、酱油要不要标注?离开剂量谈致癌都是耍流氓。”

未来应形成食品消费安全链条

新快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爱喝咖啡的人士,他们均表示不会因为致癌传闻而改变喝咖啡的习惯。朱丹蓬表示,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增加,以及消费主见的增强,不科学、不靠谱的致癌传闻或许一时夺人眼球,但对消费端没有太大的影响。

不过,他同时指出,中国的食品行业正处于从温饱型向享受型过度的阶段,很多消费者有健康意识,但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仍非常有限。政府层面过去没有太多精力做食品安全科普,但随着食品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应将政府、行业、企业和消费者四方打通,形成食品消费安全的链条。

延伸阅读

为什么食品屡陷致癌传闻?

近年来,食品致癌传闻频出,如瓶装水含有微小的塑料颗粒,“喝一口就致癌”;火腿肠、腌牛肉、牛肉干等加工肉制品致癌,因为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苯并芘、杂环胺、亚硝胺等致癌物;可乐致癌,因为含有高水平的4-甲基咪唑……但这些传闻最后都被未能坐实,甚至被认定为谣言,这些食物并没有传闻中说的那么可怕。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肿瘤科主任梁晓华表示,过一阵子就说某个食品致癌或致毒,实际上太过虑了。朱丹蓬认为,食品屡陷致癌传闻,暴露了大部分消费者知道食品安全,但没有专业知识。不过消费者正变得越来越有主见,不再像以前会随便被致癌传闻牵着走。

此外,多名食品专家表示,即使一些成分对人体致癌性明确,但撇开剂量谈毒性是不科学的。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