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百年步行街 尝尽西关风味 “老玩童旅行团”第六站将启程广州
▲雕塑《落雨大》。
▲昔日的骑楼底下,孩子玩游戏,大人开铺做生意。
▲广式早茶。本版图片 本报采集(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说起广州这座城市,身为广东人是再熟悉不过了。省会、繁华都市、地铁文化、高楼大厦,是它给人们的印象。而长者们的印象则可能为 “孩子工作的城市”、“孩子念书的城市”、“自己曾工作过的地方”“快节奏的生活”等等,打上了 “打拼”、“生计”等烙印。近日,由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惠州市惠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惠州新景界惠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合力打造的 “老玩童旅行团”推出第六站旅程——— 广州,让银发一族品味昔日老广州的风采,听听广州骑楼的前世今生。
看
古老步行街上藏有文化小绿洲
若说起广府文化中具有代表的建筑,除了西关大屋外,就是骑楼了。据悉,广州骑楼于二十世纪初开始出现,形式多样,保存完整,是粤派骑楼的代表。广州骑楼的特点是把门廊扩大串通成沿街廊道。廊道上面是楼房,下面一边向街敞开,另一边是店面橱窗,顾客可以沿走廊自由选购商品,楼上则住满了人。昔日的广州没有高架桥,刮风下雨人们都站在骑楼下避雨,孩子在骑楼底下玩游戏捉迷藏,成年人开铺面做生意,老人在店铺门口叹茶闲聊……对于老广州而言,身处其中,旧景一一涌上心头。
从前的广州很多地方都有骑楼的踪影,现今能保留下来的不算多。较为集中的广州骑楼建筑一般在第十甫路、上下九路、中山路、解放路、人民南路、一德路等商业街。
上下九商业街位于广州老城区西关,据说,这里每一条街、每一条巷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童谣有云:“上九路,下九路,转个弯卜响道。”走在上下九步行街上,细心的游客会发现商铺间的骑楼墙上雕饰着卷轴花纹。卷轴内刻着的,便是上下九各条内巷的街名。在300多家店铺里,不仅荟萃了岭南文化中的岭南建筑文化,还有岭南饮食文化和岭南民俗风情。
与北京路、天河城相比,上下九最大的商业特色是骑楼、雕塑、老字号,还有许多文化风情:第十甫路的湛露直街至今仍有岭南画派大师昔日开办的 “岭南艺苑”故屋可供赏画;历史上,陶陶居是粤剧艺人的聚所,曾以“西关古坛”、“霜华小苑书画展”驰名。现在,还有不少街坊自己开个“私伙局”自娱自乐粤曲演唱;十甫书店的荔湾雅苑书画展销厅、上演粤剧的平安戏院,更是这条步行街上的文化小绿洲。
品
一街尝尽西关味,吃得讲究随意都满足
旧时,西关一带就有“百步之内必有小食”的说法。许多风味独特的街头小食,一直流传至今。如清平饭店、皇上皇腊味店、广州酒家、陶陶居酒家、莲香楼、第十甫副食品店等均耳熟能详。此外,还有驰名国内外的文昌鸡、清平鸡、陶陶姜葱鸡,以及姜汁撞奶、双皮奶、云吞面、及第粥、广式月饼、糯米鸡、老婆饼和各式各样的名菜小吃……住在附近的老广州,平日里有空总要一家大小或约上三五知己到广州酒家、陶陶居这些老字号饮早茶,享受最正宗的粤式点心。
或许,也可以不那么讲究。随处可见的老摊老铺都可觅得美食。没有桌子椅子,当街一站,或边吃边逛,一样吃得心满意足。颇负盛名的牛杂店,店面虽才两三平方米,一锅锅热气腾腾的萝卜牛杂正煮得“咕噜咕噜”响。盛一碗满满的萝卜牛杂,再加上海鲜酱、蒜蓉酱、辣酱、自制的酸萝卜粒,靠边一站就吃开了。吃了咸的东西后,让清甜的甜品再润泽一下味蕾,双皮奶就是“清甜系”的代表。所谓“双皮”,是因为在制作时选用优质水牛鲜奶隔水煲滚,然后速注碗中凉冻,碗面便张起一层奶皮;再在奶皮上戳一小孔把鲜奶倒出,混以适量鲜鸡蛋白,再从小孔注入碗中隔水炖熟,碗中鲜奶又形成另一层皮,故为“双皮奶”。入口后奶香扑鼻,状似琼浆。
忆
趣味雕塑讲述老西关风土民情
接近荔湾广场一带,一组组表现西关传统生活的雕塑陆续闯入眼帘,它们永远是游客镜头里的最爱,而这代表传统文化的雕塑亦能唤醒人们的往昔记忆。据了解,这些表现西关风情的雕塑作品由雕塑家万兆泉于2002年创作,《凉茶档》《人桥》《老车夫》《门前倩影》……一个个充满西关味道的雕塑栩栩如生。
广州人春节逛花街,是必不可少的习俗。每年的花街浩浩荡荡,游人如鲫,大人小孩成群结队地涌上花街。《新年大吉》的雕塑,正是勾勒了当年新春到来、人们喜气洋洋逛花街的场景。大人怀中的孩子身穿新衣,呈现出一派喜庆的神情,大人手里还抱着一盘金桔和一棵桃花。而最为出名的《落雨大》雕塑,反映的则是旧时西关小姐下雨时坐黄包车出游上下九的情景。“落雨大,水浸街,小姐担遮(音,粤语,意为撑伞)着花鞋。花鞋花袜花衣裙,落车逛街小心行。”清末时广州流行黄包车,西关大户人家大多有私家黄包车。私家黄包车座位宽敞,在座位左脚下还设有一个小铃铛。当遇到交通堵塞时,西关小姐可以用脚按动铃铛,提醒路人注意。广州的黄包车一直持续到解放初期,之后才被人力三轮车代替。有趣的是,因为黄包车夫每天在道路上不停奔跑,那时广州市举行的运动会中,长跑冠军一般都是黄包车夫。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从服饰、街景、市井等反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广州生活景象。如《唐服·洋装》中西方女士互换装束,这几个雕塑都显示了广州当时的开放程度和繁荣景象;再如街边凉茶档,把煲好的凉茶盛装在大葫芦瓶里,一碗一碗倒出来卖。一边喝凉茶,一边听档主吆喝:“有凉茶冇热气”。
您心动了吗?“老顽童”报名热线:0752-2589555。本报记者陈 澄
新闻推荐
中国茶叶这样走出国门 《生津解渴:中国茶叶的全球化》从贸易和文化角度剖析茶叶对西方世界的影响
假如时光可以穿越到17世纪末的伦敦街头,当你走进一家咖啡店,你很可能觉得自己像是走错了地方,因为那里面往往张贴着一张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