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厝一巷 乡情浓郁 读《素描潮汕》
2019年10月,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吴燕萍的《素描潮汕》印行了第二版,这在潮汕的文学作者群中还是较为少见的。这本装帧清新、图文并茂,以记述潮汕古建筑、古风俗、古早美食为写作题材的散文集可说颇具特色,尤其是书中对于作者家乡民情风物的介绍述说入微,十分值得一读。
以我个人的看法,广义的乡土文学,即以反映某一地区生活为主要内容并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学作品,如鲁迅先生的《故乡》一类的乡土小说是可以允许虚构的,而这种虚构也应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一种社会真实的反映。但狭义的以反映地方风情掌故为主体的乡土散文,则必须是真实的、有依据的,也就是不允许有虚构成分的。吴燕萍所创作的《素描潮汕》,就属于这后一种。当我们读她书中所写的《达埠寨门里那如烟往事》《“乌字”“红字”两祠堂,见证达濠海丝贸易史》《红头船停靠在古屋梁屐》《百年柴祠堂》《潮汕红粬桃粿的古老文明密码》等文章时,她那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的细腻描写,就令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能够给你一种真实可信的感觉。书中一篇题为《礐石海轮渡的往时片断》的文章在某官网推出后,就有一位在礐石长大的读者写下这样的留言:“我看了这篇文章后好有感觉,好象其中写的都是我童年时代过海的记忆,这是我看到的写礐石最棒的一篇文章。”还有书中写到的一些古道和古建筑,也有一些打小就对这些景物十分熟悉的读者在读后发出这样的慨叹:“我们每天都经过这些地方,怎么就没发现书中描写的那么多有趣的故事呢?”我想,吴燕萍这本书能够引起读者的这些呼应,正是她的成功之处。
难能可贵的是,为了写好这本《素描潮汕》,使之具有史料价值,吴燕萍在整个写作的过程中,进行了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的工作。她在这本书的《后记》中说:“书中内容以本人实地走访笔记创作而成。走访方式以实地考察、与受访人进行无结构型访谈为主,着重观察和收集潮汕乡土文化的新素材、新内容。每次实地走访后,先对走访的照片、口述内容等进行整理后再进行创作,若发现哪些方面不足或有疑问的,都是边写边反复核实先前观察和收集到的材料。有时一座古建的细节第一次走访印象不深,就得去上多次,通过照等方式进行仔细端详;有些事件或时间点口述人讲不真切的,也需查阅相关资料,看能否在官方等史籍中找到相对应的记录。”从她这段描述中,我们已可窥见其写作采访的艰辛。这种认真的写作态度,确实值得赞许。
(郑鸿奇)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记者马灿、通讯员沈甸报道:17日,记者从广东电网公司了解到,5月广东省全社会用电量762.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