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今日广东> 正文

珠玑巷人南迁传说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流传的故事200多个,口口相传的人群7000多万人,成为广东6个新入选的代表性项目之一

羊城晚报 2021-06-11 12:26

传承人黄家庆向广大群众讲述《珠玑巷人南迁传说》的故事

有关《珠玑巷人南迁传说》的出版物

羊城晚报讯记者张文、通讯员李思番摄影报道:6月10日上午,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其中广东《珠玑巷人南迁传说》等6个非遗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禅宗祖师传说(六祖传说)》等12个非遗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扩展项目名录。

据了解,民间文学《珠玑巷人南迁传说》发源于韶关南雄市,主要以粤语为载体口头传承,在南雄本地、珠三角地区以及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粤语族群中广为传播,《珠玑巷人南迁传说》流传的故事200多个,口口相传的人群7000多万人。

传说主要讲述南宋至元初,大批中原汉人因避战乱,长途跋涉翻越南岭到达南雄珠玑巷,随后有186个姓氏先后130多次南迁珠江三角洲,从而开拓岭南这片疆土、传承先进文明的故事。传说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珠玑巷后裔回到南雄寻根问祖、回报桑梓,其重要价值体现在历史价值、科研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自公元716年赣粤两省交界处的梅关古道开通后,南雄便成了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连接点,也是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沟通的最便捷通道。地处梅关古道上的珠玑巷则成为中华民族拓展南疆的中转站,也是中原文化进入岭南的重要通道,也是联系中华母体和岭南地区的文化脐带。从珠玑迁播出去的姓氏达186个,遍布全球。

近年来,南雄市通过编排戏剧,出版书籍、报刊、纪录片等多种形式,对“珠玑巷人南迁传说”进行了宣传,从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当地还通过举办民间文学讲座、开展“姓氏名都风雅颂”文化惠民、传承人走进珠玑巷宣讲等方式,并借助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开展联谊的机遇,广泛传播珠玑巷人南迁传说。

链接

广东再添一批国家级“非遗名片”

广东新一批国家级“非遗名片”具有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等特点,且涵盖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民间文学、传统技艺等类别项目高比例入选,体现出广东非遗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行业特点。

入选代表性项目名录的6个非遗项目中,韶关南雄市申报的《珠玑巷人南迁传说》为民间文学类,梅州兴宁市申报的《竹板歌》为曲艺类,《莫家拳》为传统体育、游艺类与杂技类,潮州市申报的《潮州菜烹饪技艺》、广州市申报的《米粉制作技艺(沙河粉传统制作技艺)》和汕头市龙湖区申报的《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为传统技艺类。

入选扩展项目名录的12个非遗项目中,《禅宗祖师传说(六祖传说)》为民间文学,《狮舞(上川黄连胜醒狮舞)》和《狮舞(瑶族布袋木狮舞)》属传统舞蹈,《木偶戏(湛江木偶戏)》为传统戏剧,《蔡李佛拳(广州北胜蔡李佛拳)》和《咏春拳(佛山咏春拳)》为传统体育、游艺类与杂技,《粤绣(珠绣)》为传统美术,《中药炮制技艺(新会陈皮炮制技艺)》《针灸(岭南陈氏针法)》属传统医药,《春节(行花街)》《民间社火(高要春社)》《庙会(茶园游会)》为民俗。(张文黄宙辉)

新闻推荐

文物盗窃犯连祖屋碗碟都偷! 广东公安破获涉文物犯罪案件37起,抓获嫌疑人119人

南方日报讯(记者/汪棹桴通讯员/雷固黄桂林)笔者从广东省公安厅获悉,在公安部打击涉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中,广东省公安机关共破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