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最硬的一场仗 广东扛下来了
6月9日,广州荔湾区金道中学考点外,一名考生为接送了她三天高考的的士司机送上感谢信。
南方日报记者张梓望肖雄摄
7日至9日,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进行。
对广东而言,这是一场“最硬的仗”——今年是广东省“3+1+2”新高考实施的第一年,高考综合改革力度空前;今年又是高考正面碰上本土疫情的一年,人员聚集与流动不可避免,涉考师生、考点的疫情防控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打硬仗要靠硬功夫。
广东由省领导挂帅高考工作专班,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分点分区分类制定防控措施;为阳性考生、高风险地区考生、特殊考生等设定“专人专案”,做到应考尽考、不落一人;动员全社会参与,为考生营造安全考试环境。
也许多年以后,“生于非典、考于新冠”的他们仍能记起2021年的高考,脑海中留下的关键词正是健康、平安、暖心。
成立高规格工作专班
今年广东高考报名人数78.3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夏季高考考生63.6万人。
新高考首年撞上本土疫情,在三天的考试中,全省无一名考生因疫情缺考。广东是如何做到的?
首先是高规格的顶层设计。广东各级党委政府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强保障为高考保驾护航。省领导挂帅高考工作专班,统筹抓好高考各项工作。
其次是科学地制订方案。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广东有针对性地制定了高考疫情防控方案和考务组织方案,梳理4类考点、3类地区、7类人群,进行分区分类管控。
出现阳性感染者的广州、深圳、佛山是疫情防控的难点所在。
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广州,首日出动了730辆专车接送在中高风险地区居住和考试的819名考生,实现应考尽考。深圳设置了138个备用考场,佛山设了10个备用隔离考点,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
这些周密的安排,考生们都看得见。
9日上午,高考结束之际,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做好2021年高考后师生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对涉考师生的考后服务作出安排,对考生、家长、教师乃至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都提出了明确指引,让社会安心。
“高考结束了,防疫不放松,我会按照学校的指引居家监测自己的健康。”结束高考后,家住越秀、就读于番禺的蔡同学,和父母一起收拾好宿舍里的物品,搭上回家的车。
为特殊考生设置“专人专案”
9日下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的两名阳性考生在隔离病房中顺利结束考试。市八医院的医护人员特意为他们画了漫画,并且准备了“庆祝派对”。
为阳性考生提供隔离考场,属广东首次。要保障他们安全地参加高考,市八医院配备了一支专业医疗团队,做好随时救治的准备。
向阳而生、勇敢追梦的人,不应被疫情所阻。但涉考师生人数众多、情况复杂,如何避免“一刀切”?
为了守护每一位考生的健康与梦想,广东不计成本,考虑在前,实现“专人专案”。
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点,来自广州启明学校的王同学从容应考。他是今年广东高考唯一一名视障考生,有自己的专用考场,并由盲文老师和普通老师一同监考。
在广州市第七中学考点,民警仅用20分钟就为“大头虾”考生办理好身份证明;在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考点,一名考生脚部受伤仍坚持参加高考,执勤的铁骑队员把她送上了通勤车……
在疫情防控“大我”的高压下,仍能关注到一个个鲜活的“小我”,这正是广东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写照。
我们大家都是“李香兰”
疫魔袭来,让社会中平添一份紧张,更难免会传导到考生身上。如何为踏入考场的他们减轻心理压力、营造高考氛围?全体广东人用自己的行动作答。
结束高考后,考生吴颂贤在“专车司机”的防护服上写下一行字:感谢李香兰司机三天的辛劳。实际上,女司机的名字叫陈兰香,是两名高考生的母亲,却依然选择成为爱心送考的司机。
陈兰香是“李香兰”,我们大家都是“李香兰”。
“请考生们放心,我们会接你们来考点,送你们回家!”考试结束,考生陆续走出考试现场。在广州荔湾的花地大道上,出租车排起了百米长龙,准备接送考生。
广东公安机关优化考点及周边道路交通组织,在重点路段设置铁骑小分队应急护考;在各考点设立“高考安保便民服务岗”,现场受理、快速处置涉考警情求助。
社会各界都行动起来了。防疫人员、社区工作人员、专车司机等协力构建涉考人员安全转运的“全闭环”,让温暖在口罩下传递。
全省暂停考点周边5公里范围内爆破作业,暂停商演、广场舞、促销、派对等活动;禁止考点周边摆摊设点、违规经营食品饮料等行为,保证考点周边食品卫生安全;广州地铁联合广州交警首次建立联动护考机制,在车站设置爱心防疫助考驿站,保障考生赴考无忧……
2021全国高考,最难的一场毫无疑问在广东。这份答卷,广东写得用心用情,笔力千钧。
南方日报记者钟哲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讯(记者刘俊通讯员陈妙玉黄秋莉)“嘀!您的健康码正常、体温正常,请通行!”昨日,在广东省汽车客运站的进站口,一台无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