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今日广东> 正文

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罗志君供水一线练就技术“多面手” 潜心钻研攻克水厂多个技改难题

惠州日报 2021-06-01 08:39

罗志君在检查设备。

人物档案

罗志君,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潼湖水厂维修车间维修员、软件设计师,计算机专业毕业,肩负着水厂自动化设备、水质仪表、安防摄像头、软件系统等弱电系统的维护工作。他勤奋好学、潜心钻研,攻克了多个技改难题,开发了多套系统,为水厂节约了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

每天上班,惠州市供水有限公司潼湖水厂维修车间班长卢国伟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大厅里“潼湖水厂故障维修系统”中的报修状况:红色显示需要维修、绿色表示已解决、黄色表示正在处理。“我们每个维修人员上班前都会看一下,很直观很方便,上面有故障实时处理情况,这是我们的小罗独立开发的系统之一。”卢国伟口中的小罗就是潼湖水厂维修车间维修员、软件设计师罗志君。

自2014年进入水厂工作以来,“90后”罗志君一直扎根供水生产一线。白天,罗志君与各种机器设备打交道;夜里,他热衷于给自己“加料”,刻苦钻研、潜心探索,攻克水厂多个技改难题。今年4月29日,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模表彰大会召开,“多面手”罗志君喜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勤摸索

改装设备为水厂节约成本

瘦小的罗志君是个典型的理工男,平时言语不多,每天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在11万余平方米的水厂里巡视上万套设备。看、摸、测、调,这些大大小小的设备、按钮,一个个跳动着的参数,在他眼里都是有生命的。

维修员就像一名“医生”,不仅要知道设备正常运行参数,还要知道它运行的原理,这样才能知道它有没有“生病”,并提前做出预判,做好应急准备。初到水厂,罗志君压根没接触过这些,面对大大小小上万套设备,他拿着小本子,跟在师傅后面认真学、勤奋干。“小罗一进厂就很勤奋,别人下班都吃饭去了,他却捧着一本书,对着这些设备摆弄查看。”水厂厂长邓云生赞赏这位肯下苦功夫的年轻人。

眼勤手勤腿勤,爱琢磨肯钻研,一年后罗志君就能独当一面了。2016年,水厂一台进口的加氯机控制器被雷击坏了,水厂向代理商询货,需要4万~6万元。面对高昂的价格,罗志君和同事提出了一个方案:拆除这台控制器,看它里面的电路、线路走向和对接按钮,然后改装一个国产控制器。经过一个多月的摸索尝试,罗志君和同事成功完成了国产控制器的改装,设备成本仅500余元。

爱钻研

开发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初试牛刀喜获成功,罗志君爱钻研的心被点燃了。潼湖水厂虽然引入了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化设备,但运行之初,自动化技术方面仍存在薄弱之处。

罗志君不仅有着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更有一颗勤于思索解决问题的头脑。“虽然有了自动化智能设备,可以在中控室电脑前实时查看设备情况,但当班人员检查设备核对数据时,不时需要和中控人员联系沟通,如果在手机端即可查询就方便多了。”罗志君提出的这一想法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点子很好,可做起来困难重重,这套智能设备是进口的,应用的编程软件在国内罕见,怎么办?罗志君挤出时间来钻研:午休时间,他跑到中控室构思深奥的代码;半夜,他在电脑前敲着一串串“烧脑”的程序;节假日,他情愿待在厂区与编程“共舞”。经过半年多努力,他终于搭建了一个“翻译平台”,在PC、平板、手机上能实时监控生产情况,实现了数据共享、高效沟通。“你看现在很方便,打开手机进入系统就可以实时查看各个水厂的生产情况。”邓云生打开手机给记者演示。

这样的系统,罗志君开发了一套又一套:为了便于工作人员更好地掌握厂区机器设备情况,他花了一个月时间熬夜设计、修改、完善,推出了维修故障申报系统。系统涵盖检修、维护、改造、抢修、工作安排等,各项工作内容一目了然,进一步提高了日常运行维护的工作效率;他完善了中控报警系统数据,设备出现故障,工作人员可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更好地保障水质;他设计了厂区专属日常订餐系统,员工只需动动手指点点手机即可完成订餐工作……多年来,他向厂部提出多项合理化技术改造建议并得以实施,大大推动厂部的信息智能化发展。

罗志君也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成长为水厂的技术骨干。去年,他完成了公司江北水厂的供水泵房自控升级改造工程,实现了水厂供水泵房无人值守及远程监控,精简人力提高效率;而今,他又和团队忙着河南岸水厂的自动化改造项目……罗志君说,他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破解难题中砥砺初心勇担使命,为公司的发展、为守护千家万户安全用水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组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马海菊 通讯员叶淑君

新闻推荐

“鲁朗农牧民求学看病更方便!”

□本报记者陈新年“这些年,鲁朗的教育和医疗条件得到改善,老百姓的幸福感更强了。之前,交通不便,孩子都不怎么上学,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