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今日广东> 正文

他的足迹遍布广东山山水水 袁隆平首位博士研究生回忆恩师广东情缘

深圳特区报 2021-05-25 06:02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黄关镇联德村杂交稻示范基地创建于2010年,是袁隆平院士领衔的超级稻高产攻关示范基地之一。2017年,该基地实现了袁隆平院士的“吨半稻”梦想,创造了世界高产纪录。赵琳露 摄

■ 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刘良龙 李竹

5月24日上午10时,“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国士虽去,风范长留,前来送别的人群一波接一波,在厅前敬献鲜花,寄托无限哀思。作为袁隆平院士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从深圳赶来长沙送别袁老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研究员武小金告诉记者,袁老因国家杂交水稻工程与广东结下不解之缘,不仅与深圳结缘,还与湛江、珠海、汕头、韶关、梅州、惠州、江门等地结缘。

“袁老与广东结缘,始于上世纪70年代。” 武小金回忆,上世纪70年代,袁隆平在当时属广东管辖的海南岛发现一株野败型野生稻,取样研究培育出水稻三系杂交良种,使我国水稻产量提高15%—20%。三系杂交稻良种的育成,离不开广东培育的另一种杂交稻“广场矮”。“广场矮”是1959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黄耀祥院士为首的研究团队,通过人工杂交育成的第一个矮秆籼稻品种。后来,袁隆平用“广场矮”、“京引66”等品种测交,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这就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给杂交稻研究带来了新的转机。

武小金回忆说,2009年,当时的广东省农业厅与袁隆平所在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约“超级杂交稻高产示范工程项目”,合作建设超级杂交水稻示范基地。自此,为了广东的粮食高产优质,袁老不辞辛苦,奔赴广东各地指导超级杂交水稻示范基地建设。袁老坚持每年两次以上到广东指导,珠海、汕头、韶关、梅州、惠州、江门等高产区示范基地,他基本都去过,可以说,他的足迹遍布广东的山山水水。2013年,广东乐昌市梅花镇的一季晚稻超级杂交稻示范片项目首破单产800公斤的纪录;2016年,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3000斤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年亩产量达到1537.78公斤,创造了水稻亩产量新的世界纪录……双方的合作硕果累累。在保障粮食生产方面,袁隆平还在广东率先提出“稻—稻—薯”的模式——“早造优质稻—晚造优质稻—冬种马铃薯”,一年实现三收,有力保障粮食生产。

“2019年6月,广东海洋大学海水稻研究团队通过与袁隆平院士团队的深度合作,在海水稻发源地遂溪县建新镇卜巢村海河潮汐区域,建设了第一期面积1100亩的耐盐碱水稻品种测试与展示基地。” 武小金介绍,2019年12月18日,袁隆平成为广东海洋大学特聘院士,并建议和支持湛江筹备建设“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袁老还表示,希望能与湛江的专家共同努力,研究选育耐盐碱高产水稻,并将第三代杂交水稻尽快应用到生产上,为国家粮食生产作出更大的贡献。

谈到自己工作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时,武小金回忆道,从2004年开始,袁老就常常在研究所内的杂交水稻试验田进行科学实验。当时,袁老对深圳研究所提出了“两个希望”:一个是希望培育优质杂交稻米,让老百姓能吃上便宜优质的大米;二是希望以深圳为前沿开发基地,让中国杂交水稻技术走向国际。如今,第一个目标,深圳已基本完成。对于第二个目标,深圳培育的优质绿色杂交水稻新品种已经逐步走向了国际,巴基斯坦已经引进种植我们自己培育的水稻。

(深圳特区报长沙5月24日电)

新闻推荐

巨量“团购” 广东欲牵头组建16省药品耗材采购联盟

扫一扫获取更多健康医药资讯一周医药新快报讯记者梁瑜报道日前,广东省医保局印发的《关于共同开展省级药品和耗...

 
相关阅读